面向科技與藝術結合的未來 北藝大科藝館10月開館
北藝大副校長劉蕙苓表示,北藝大科藝館具有實驗性創作的任務,能進而帶動北藝大在教學上的創新。(王世邦攝,北藝大音樂學院提供/李欣恬臺北傳真)
單簧管演奏家林志謙(左)與德國鋼琴家保羅.肯恩(Paul Kern,右)正式加入北藝大音樂系師資羣。(王世邦攝,北藝大音樂學院提供/李欣恬臺北傳真)
北藝大音樂系師資羣今日在記者會上演奏。左起爲鋼琴家盧易之、汪奕聞及單簧管演奏家林志謙。(王世邦攝,北藝大音樂學院提供/李欣恬臺北傳真)
北藝大科藝館建築以擡升設計方式,爲空間創造懸浮的視覺效果(郭旭原建築師事務所提供/李欣恬臺北傳真)
科技日新月異,讓藝術創作有了更多素材,隨着今年北藝大關渡藝術節,校內全新的「科技藝術館」也將在10月20日正式啓用,開館節目爲劇場導演王嘉明與藝術家張暉明合作打造的作品《迴路花園》,將帶觀衆順應劇情遊走在場館的各角落,預計在10月21日至22日演出4場。
北藝大副校長劉蕙苓表示,科技的演變是社會上的一大趨勢,藝術界也很難拒絕科技變化,「就藝術和創作而言,不是被科技的變化或元素帶着走,而是如何和科技之間有所對話。」劉蕙苓表示,該場館也具有實驗性創作的任務,能進而帶動北藝大在教學上的創新。
順應着建築體架構,《迴路花園》會有四條不同路徑,觀衆能在其中看見不同的內容,劉蕙苓表示,該作品是爲這個場館量身打造,結合了劇場、舞蹈、新媒體藝術、科技、音樂等元素,觀衆能沉浸其中游走。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兩場「山水之聲-四臺鋼琴戶外音樂會」兩個場次,一場爲「一臺鋼琴的悠閒早午餐」,將在科藝館東方露臺舉行,由北藝大音樂學系學生擔任演奏,聽衆可邊吃早餐邊聽音樂會,另一場爲「四臺鋼琴的斜陽與餘暉」,將在科藝館中央地面層平臺傍晚演出,由北藝大音樂學系專任鋼琴教師擔任演出,聽衆可一次聽見四臺鋼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