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無表情的撲克臉 一旦患上「這個病」就無法回頭
帕金森氏症大多好發於55-60歲,因着大腦黑質細胞死亡,使患者相關腦區的多巴胺分泌不足,造成生活不便的窘況。(示意圖/Pexels)
電影《愛情藥不藥》安海瑟薇飾演一名帕金森氏症患者,爲了不造成男友的照護負擔而提出分手。什麼是帕金森氏症?帕金森氏症的成因又有哪些?從身體某一部分有不自主的發抖,到站立或走路時身體前彎,有時越走越快向前衝。爲什麼帕金森氏症像「抽疊樂」一樣,漸漸地奪去患者的完好健康?一起來關注困擾少數高齡長者的神經性退化疾病-帕金森氏症。
18世紀初,英國倫敦的神經科醫師詹姆士‧帕金森(James Parkinson)觀察到這個漸進式疾病,他將6位病患的臨牀觀察集結成《An Essay on Shaking Palsy》一書,於西元1817年發表,成爲往後該疾病以帕金森氏症爲名的原因。
帕金森氏症的成因,目前認爲和遺傳與環境因子有關。家族中有帕金森氏症患者的人較可能得到此病,而暴露於特定農藥、曾有頭部外傷者風險也較高;但有吸菸習慣、常喝咖啡或茶的人風險則較低。
帕金森氏症大多於55-60歲之間發病,因着大腦黑質細胞死亡,使患者相關腦區的多巴胺分泌不足,使患者出現手腳顫抖、步態不穩、出現明顯的運動障礙、睡覺出現拳打腳踢的吼叫聲、白天嗜睡、無法常保微笑出現撲克臉、吞嚥困擾而出現流口水的常態性問題等,每個病人表現的狀況皆不盡相同。
帕金森氏症共分爲5期,第1期會有身體單側僵硬、顫抖的症狀;第2期會影響到身體兩側造成不平衡;第3期走路不穩,容易跌倒;第4期雖可站立行走,但生活開始需要親友協助;第5期需長期臥牀或坐輪椅,無法自己行走。
曾有網友問爸爸,父親節想要什麼禮物?患有帕金森氏症的他說「我只要『健康』。」一句話道盡帕金森患者的辛酸與不堪,像是再也無法騎乘的摩托車只好變賣,打亂原有的生活步調,在家人面前成爲被幫助者,身心都備受煎熬。面對疾病,只能服藥延緩惡化。
時至今日,帕金森氏症仍是攪擾許多患者與家屬的不可逆疾病,一旦患病就要與病魔共存,幸好除了定期服藥,還可以透過較爲緩和的運動與復健來適應。隨着病情演變,家屬也要做足心理建設,凝聚家人向心力,鼓勵患者定期去復健科,透過物理治療長期復健運動,延緩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