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共同富裕 資誠:陸外派臺商宜加速兩岸薪資配比調整
面對「共同富裕」,會計師建議外派大陸臺商宜加速兩岸薪資配比調整。(新華社)
近期大陸「共同富裕」的話題在高所得族羣討論得十分熱烈,部分臺商也在思考其影響。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兩岸商務與稅務服務會計師徐丞毅表示,目前這波改革運動似乎並未吹向外資,不過,部分有餘力的臺商也在響應公益性捐款、改善員工福利等活動。面對「共同富裕」,建議外派臺商宜加速兩岸薪資配比調整。
「共同富裕」一般指的是政府讓少部分人透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裕起來,形成示範效應,並透過先富者帶動和幫助後富者,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因此,某些陸資企業大老闆在偏鄉地區成立共同富裕示範區,提高當地勞動者薪資,或者乾脆把公司股票分給更多在職員工,讓其對公司的成長紅利更有感。
然而,「共同富裕」另一個主旋律是依法規調節過高收入和不合理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因此對於有合法收入並未合理納稅的臺商而言,未來恐面臨較大的壓力。
舉例而言,過去有些臺商負責人喜歡在當地不支薪,或者將外派高管的薪資壓在低於當地市場行情的水準,並保留較高的薪資在臺灣,又或者讓這些臺幹高管在當地不支薪,成爲幽靈臺幹,這是因爲過去臺商可透過臺胞證在大陸取得工作機會。
然而,隨着大陸推廣臺商申辦在當地的居住證、臺商在當地開戶購買理財商品、購置汽車不動產等非稅務申報資訊都已納入國家稅務總局的資訊共享平臺,稅務機關可以更容易的比對到個人所得納稅資訊與資產購置支出的不匹配情況,從而得出其有未如實申報的不合理收入推論。
徐丞毅表示,若外派臺商以中國大陸爲主要活動地,但考量家庭重心在臺灣,且臺灣綜合所得稅制與稅率較低,因此將臺灣薪資的配重高於大陸。然而,兩岸針對個人所得課稅是採勞務提供地原則,因此,若外派臺商主要勞務提供地在中國大陸,則其所獲配較低比重的薪資確實會有不合理的情況。
徐丞毅建議,有鑑於中國大陸稅務稽查能力提升,若想要調整不合理的兩岸薪資配比,可以趁這次疫情所造成的交通隔離加速調整,以符合勞務提供地的原則。
徐丞毅指出,在調整過程中有幾點值得考量:
第一,兩岸勞健保與整體稅負是否經過通盤計算(衡平稅負測算),評估增額稅負的影響,且能給予相應補貼以安撫員工的不安。
第二,大陸稅務機關是否會回溯外派臺商過往年度的入出境資料。
第三,兩岸派遣契約的工作內容是否會產生勞務提供地常設機構的稅務風險。
第四,過短或過大的薪資調整在兩岸派遣契約中或公司人資是否具有合適的佐證資料。
第五,能否透過適當規劃讓完稅後的薪資匯回家庭重心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