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的話,你聽懂了嗎?
防走失,電梯直達
圖片來源:華爲
過去3年多來,面對美國的封鎖和打壓,依然頑強挺立、生生不息;過去30多年來,伴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大潮,創造出令人瞠目結舌的商業奇蹟。作爲一家中國民營企業,華爲公司的成功案例讓許多人有着不同的解讀和研判。事實上,樹立科學的人才觀並付諸實踐,纔是這家企業衝破艱難險阻、不斷創造輝煌的秘笈,也是華爲現象的底色和實質。
企業的靈魂在於創新,而創新的關鍵在於人才。人才的成長有賴於土壤、環境和生態,人才事業的發展更離不開科學的人才觀。可以說,任正非關於人才問題的各種理念在華爲已經物化成帶有遺傳功能的基因,指導和規範着公司運營過程中的每一項具體操作。
圖片來源:都勻一中微信號
“堅持開放的人才觀,用火花和汗水調製的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用開放的心胸和格局粘接世界的智慧,既仰望星空,也腳踏實地。” 9月2日,華爲輪值董事長孟晚舟在母校都勻一中和都勻三小發表主題演講時如是說 。
PART.
0 1
從點到面,再到場
美國對中國高新技術企業實施強力制裁的態勢仍在持續。 最新的動向是 8月31日,美國政府下令芯片廠商英偉達(NVIDIA)和AMD停止向中國銷售部分高性能半導體芯片GPU。 近年來,美國頻頻出手制裁中國,直接的表徵和後果是我們在覈心技術領域被“卡脖子”。 爲解決“卡脖子”問題,我們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強化創新能力建設等,但它們都涉及一個最核心、最根本的要素:人才。 正如孟晚舟所言: “解決一切問題和難題的根本在於人才。 ”
選才任能,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是說說那麼簡單。要想選拔好、培養好、使用好人才,就必須解放思想,破除不合時宜的舊觀念、舊習慣,從而杜絕那些有意無意忽視人才、埋沒人才、浪費人才的現象。一句話,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
科學的人才觀是開放的。配置人才資源的平臺不是一家企業、一個地區、一個省份、一個國家,而是全世界!對於企業來說,尤其應當在指導思想上確立與國際接軌的開放性人才觀。沒有這樣的格局和胸懷,你便無法理解一個真正的華爲。
圖片來源:華爲
孟晚舟在講話中強調,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生存和發展的要義在於,“一切皆人才,開放是根本”。
我們鼓勵每位員工多讀、善思、能辯,從悠久而璀璨的人類文明中獲取智慧的力量,從他人和行業的優秀實踐中尋找突破的方向,打開思維的天花板,這是“點”的開放;
我們倡導每一位員工與內外部專家多喝咖啡、交流思想,借他山之石吸收宇宙能量,這是“面”的開放;
我們把先進論文和技術難題公開發布到網上,歡迎行業和社會合力推動、互相啓發、競相破題,讓創新的力量奔涌向前,這是“場”的開放。
我們努力營造從“點”到“面”,再到“場”的開放,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共同來解決整個社會所面臨的技術難題。
——摘自孟晚舟主題演講
2019年,華爲斥重資啓動“天才少年計劃”,以最高201萬元的年薪在全球範圍內招賢納士,曾引起軒然大波。 “天才少年計劃”的背景是,美國政府給華爲未來發展設置了一道道難以逾越的技術壁壘,而華爲選擇了強化人才戰略來突破國際業務的障礙。 任正非在華爲官方社區發佈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針對美國現在這種狀況,最終還是我們自身要做好,第一要自強,第二要開放。
自強和開放是相輔相成的。只有開放,才能做到自強;而做到了自強,又能推動更高水平的開放。引人注目的是,任正非在這封郵件中強調,華爲要繼續向正在封鎖和打壓自己的美國學習。
在任正非的視野裡,美國在培養人才、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等方面那些可資借鑑的優點和長處,並未因爲其當下種種非理性行爲而失色,所以不應該產生排斥心理。這般氣度和胸懷是對逆全球化思維的鞭笞,也是中國民族傳統美德的時代映射。
PART.
0 2
人才,不是“培養”出來的
兩年前,我從南開大學老校長饒子和那裡聽得陳省身先生的一句話: “人才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自己冒出來的。” 當時並沒有特別留心,後來仔細琢磨,才逐 漸理解其深意。 應該說,中低端人才是可以按照我們熟知的模式培養的,而 這 裡指的是高端人才。
想想看,那些稱得上大師的中外頂尖人才,的確沒有任何一位是靠着別人的“培養”才功成名就。試問,任正非是誰培養的?前些時,所謂“華爲軍師”的話題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我忍不住評論道,能給任正非指點迷津的這種“教父”或“教母”恐怕還沒生出來呢!
圖片來源:心聲社區
陳省身先生這句話貌似偏頗,卻蘊藏着深刻的道理。他是在強調人才成長的土壤、環境和生態的重要性!只有在適宜的土壤、環境和生態中,具有特定潛質的人經過不懈努力,才能逐漸冒出尖來,進而成爲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才。
因而,高明的領導者不會去刻意栽培某一個人或某一批人,而應着力打造適宜人才成長的土壤、環境和生態。其中,具有廣泛包容性的人才觀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孟晚舟這篇演講中闡述了華爲“人人盡展其才”的初衷,並重提“一桶漿糊”的哲學。那是任正非在達沃斯論壇上接受採訪時講過的話:自己既不懂技術,也不懂財務。他就是提着一桶漿糊,把優秀的人黏在一起,拼出一個人才濟濟的華爲。
“漿糊哲學”的核心是價值創造、價值分享和共有共享,保護每一個貢獻者的合理權益。 在“漿糊哲學”的基礎上,華爲粘接了來自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員工,也粘接了成千上萬的外部優秀人才。
圖片來源:華爲
英雄不問出處,只要創造了價值,就應該獲得尊重。孟晚舟說,華爲並不要求員工“樣樣精通”“十項全能”,而是鼓勵員工在自己真正熱愛和擅長的領域付出持之以恆的努力。具有解題、破題能力的“單項冠軍”纔是攻堅克難時期最需要的。
“用人所長”是華爲的用人之道。孟晚舟認爲,一些“怪異少數”很可能在某個方面有着常人難以企及的才華,所以不能給他們設置太多條條框框。事實上,包容性的人才觀有一個潛臺詞,那就是大凡真正的人才,通常都是不完美的。否則,一個白璧無瑕的人,還用得着誰來包容嗎?包容性的人才觀意味着,除了寬容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過程中的失敗,還必須接納人才的各種怪癖、剛愎、執拗等性格弱點。
華爲俄羅斯數學研究所有個年輕人,從事算法研究。他加入華爲之後,不喜與人來往,終日就是擺弄電腦打遊戲,偶爾才做些數學方面的研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看上去似乎碌碌無爲,沒有什麼成果。但就是這樣的一位“怪異”的人,入職十年後攻破了從2G到3G的算法難題。基於這項成果,華爲推出了一款針對歐洲市場的Single RAN方案,逐步超越了競爭對手。
華爲還有許多跨專業科研人才。華爲看重的是他們紮實的基礎學科積累、創新的破題思維方式。 難以想像,華爲早期的電源開發團隊中,竟有一位骨幹人員曾經是牙科醫生。
圖片來源:nobelprize.org
全球將近50%的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都在給美國“打工”,這是美國在二戰以後國際格局中長期保持戰略主動,並對其他國家頤指氣使的最重要的底氣和底牌。 如果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都像華爲那樣樹立包容性的人才觀,那將成爲我們在激烈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和利器。
PART.
0 3
星空和大地
無論從事科學研究還是技術開發,都需要兼有“仰望星空”和“腳踏大地”的品格,不可偏執其一。 仰望星空能放飛夢想,而腳踏大地才讓夢想有了實現的可能。仰望星空時,“鷹隼試翼,風塵翕張”讓人感到遼闊,但要具備腳踏大地的的堅韌和恆心;腳踏大地時,“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讓人覺得充實,但要擁有仰望星空的志向和抱負。
孟晚舟說,唯有打開思維邊界、打開組織邊界、打開人才邊界,匯聚無數的大腦相互交流、碰撞、啓發,纔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理論或應用的突破,纔有可能像燈塔一樣照亮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
我們的目標是到2050年,把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一個現代化強國,不僅要有技術,而且要有科學,特別是基礎科學;必須擁有一大批足以改變人類命運的偉大科學發現,以及衆多能夠領導世界潮流的科學大師。
圖片來源:華爲
迄今爲止,中國已經擁有700多萬研發人員。雖然已經成爲數量第一的科技人力資源大國,但與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基礎研究薄弱,創新能力不強,重大理論突破和原創引領性成果匱乏。一個重要原因是科技人才隊伍的構成存在着人多而不精、量大而不強的明顯劣勢,缺少領軍型科學家。
領軍型科學家的特質和作用,決定了他們在科技發展中的“關鍵少數”地位。尤其在大科學時代,他們往往能以無與倫比的未來感知力和洞察力,縱覽學科發展全局,指引關鍵領域突破,預測技術發展前景,並佔領創新的制高點。
在半導體芯片、航空發動機、工業軟件和生物醫藥等諸多領域,與其說我們被卡的是技術,不如說被卡的是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正是人才的短板,才讓我們受制於人,也讓我們在發展的道路上不能揚眉吐氣。華爲正在着力培養和尋找的,就是這種具有解題和破題能力的人: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大地。
聰明的人並不稀缺,有想法的人也有很多,但爲什麼成功者廖廖?因爲他們往往忽略了那些志存高遠的成功者,還必須具有另外一種重要品格:埋頭苦幹,堅持從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爲。熟悉任正非的人都知道,他厭惡那種好高騖遠、浮躁淺薄、投機取巧的人。
《中國青年報》2014年6月5日刊登了華爲的大幅廣告,內容很簡單,就一句話:“華爲堅持什麼精神?努力向李小文學習。”在這則廣告的圖片上, 67歲的中科院院士李小文外表土得掉渣,身着布衣布鞋,正在作報告。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使中國在多角度遙感領域保持着國際領先地位。
華爲公司以這種方式致敬,再次強調了自己的“英雄觀”: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做科技英雄。任正非在“2012諾亞方舟實驗室”專家座談會上,也曾講到“我們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
孟晚舟在演講中回顧了自己剛加入華爲財務部門時,坐在辦公室地板上,用電鑽打孔,用麻線裝訂單據的往事。她以此勉勵母校的同學們,“雖然年輕人再也不需要把我們曾經的‘萬里長征’重走一遍,但腳踏實地的奮鬥精神永不過時,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新長征。”
·作者系南開大學教授、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科技日報原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