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惡化疊加中國需求不振 美企痛苦加劇對前景悲觀

美國跨國公司對期待已久的中國經濟復甦已不抱希望,多數美企對中國市場的業績越來越悲觀。(圖/Shutterstock)

中國日益擴大的經濟下滑趨勢讓一些在大陸有深厚根基的美國大企業公司業績受到衝擊,許多美國跨國公司對期待已久的中國經濟復甦已不抱希望,多數美企對中國市場的業績越來越悲觀。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的製造業、建築業和出口行業陷入困境,深度參與這些行業的美國公司的銷售額出現下滑。這些美國公司警告說,由於中國經濟增長接近停滯,經濟資料黯淡無光,未來還將面臨更多困境。

包括從化工巨頭杜邦(DuPont)和陶氏化學(Dow),到卡特彼勒(Caterpillar)等重型設備供應商,一連串的美企業績都反映出中國經濟放緩造成衝擊。部分美國公司對中國政府的刺激措施感到失望,下調了今年中國地區銷售業績的預期。

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丹納赫(Danaher)的CEO布萊爾(Rainer Blair)在談到該公司生物工藝設備銷售額下滑時說:「中國市場第1季度訂單下降了20%,第2季度下降40%,6月份更是下降了50%。」他表示,「坦率地說,我們認爲下半年的情況不會好轉。」

報導說,一些美企高管對出現全球連鎖反應發出警告,因其他地區的客戶也感受到了中國需求減少帶來的痛苦,中國需求下降導致訂單減少和全球其他地區的收入下降。

並非所有領域都均等地感受到了這種痛苦。與大陸旅遊業復甦的行業相關的公司業績有所改善。例如連鎖酒店萬豪國際集團(Marriott International)表示,中國國內旅遊反彈,客房收入已超過2019年水準。星巴克則表示,最近一個季度中國區收入同比增長51%,而之前一個季度僅增長3%。蘋果公司則公佈大中華區收入創下歷史新高。

中國去年12月突然結束動態清零後重新開放經濟,燃起了外企高管們對全球業務反彈的憧憬。但經過短暫的經濟反彈後,這個全球第2大經濟體的經濟數據卻開始惡化:製造業活動萎縮、出口下降、消費者信心脆弱、青年失業率創歷史新高。令一些公司更加擔憂的是,最近的資料顯示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出現了不尋常的下降,這引發了對於中國可能會進入需求逐步減弱的通貨緊縮螺旋的憂慮。

儘管中國政府決策者努力提振經濟,採取了一連串旨在刺激借貸的降息措施,但中國整體經濟仍萎靡不振。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爲,到目前爲止中國政府採取的刺激舉措力度遠遠不夠,許多企業高管對刺激措施未取得成效感到失望。業者指出,目前中國情況沒有好轉,而依賴對中國出口的歐美企業都已經感受到壓力,未來在中國的業務將比原先預期弱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