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臺灣選後重要性日增 臺海穩定續成焦點
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左3)、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右3)15日在民進黨中央黨部會見美國前副國務卿史坦伯格(左1)、前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左2)等人。(民進黨提供) 中央社
美國智庫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報告指出,民進黨贏得臺灣總統大選後,北京可能加強灰色地帶行動;臺灣地緣政治及半導體制造重要性日增,美國等西方國家將持續關切臺海穩定。
這份報告由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PI)中國分析中心(CCA)臺灣事務資深研究員高喜明(SimonaGrano)主筆,題爲「臺灣大選對中國、美國及全世界的地緣政治影響」,概述選舉結果、假設在野黨如勝選會有什麼發展、剖析北京對臺作爲,並分析兩岸及美中臺三角關係可能走向。
現任副總統賴清德13日以逾40%得票率當選總統,民主進步黨打破1996年臺灣實施總統直選以來執政8年必輪替的「魔咒」。
高喜明寫道,考量到民進黨已執政8年,許多選民對民進黨未能解決臺灣最迫在眉睫的問題心生警覺且感到疲乏,即使勝選差距縮小,民進黨持續受支持的程度仍引人注目。
報告指出,民進黨勝選意味賴清德將持續深化臺灣與理念相近國家的關係,延續總統蔡英文處理兩岸議題的「低調」作風,持續強化國防之餘,抗拒與北京進行任何形式的談判。經濟方面,民進黨可能持續嘗試減少臺灣對中國的貿易依賴,和澳洲、歐洲及日本等重要夥伴建立更穩固的關係。
新一屆立法院沒有任何政黨席次過半,民進黨執政將面對國會「朝小野大」局面。
高喜明寫道,國會3黨不過半爲新政府推動立法或預算帶來問題,也可能影響臺美關係發展。臺灣可能面臨立法院議事癱瘓,美國大力支持的軍備更新計劃遭遇「持續緩慢弱化」的挑戰。
報告指出,臺灣大選3名總統候選人雖然觀點不同,卻都表態支持維持臺海現狀,符合廣大民意。因此,兩岸關係與區域緊張現況不大可能因這場選舉出現根本變化,美中競爭與中國內部局勢、軍事能力極有可能扮演關鍵角色,決定北京是否有足夠信心對臺動武追求兩岸統一。
短期而言,高喜明預期北京將在賴清德5月就職前加強文攻武嚇,繼續經濟脅迫、外交施壓,並以更多灰色地帶行動和假訊息進一步分化臺灣社會。
國際層面上,高喜明認爲由於美中競爭加劇,臺灣將持續面臨艱困地緣政治處境,維持戰略自主深具挑戰。不過,臺灣是地緣政治熱點、半導體制造重鎮,重要性將不斷增加,能確保外部持續爲維護臺海穩定發揮作用,特別是美國與西方國家。
美國11月總統大選將是美中臺三角關係一大變數。高喜明認爲,前美國總統川普如重返白宮,可能讓北京稱心如意。
她說,川普發動貿易戰對付中國,繼任的拜登則推動長期且擴大的制裁,改善和歐洲與其他盟友的關係,在印太地區締結新的安全協定,讓中國更難追求經濟與地緣政治目標。川普如當選,跨大西洋團結可能減弱,支援烏克蘭隨之減少,意味美國以自身資源對抗侵略的承諾動搖,這將會影響臺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