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頂住美國壓力,荷蘭加碼光刻機管制,中方加速芯片本土化進程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荷蘭在美國壓力下於9月6日宣佈,增大對半導體設備的出口管制。中荷貿易往來受到影響,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就此做出迴應。發言人指出,中荷就半導體設備貿易展開了多層次、多頻次磋商,中方不滿於荷方繼續擴大限制範圍。反對美國脅迫他國實施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向荷蘭方面表明態度,指出荷方應避免因擴大化的出口管制影響中荷企業正常經貿,應確保不濫用出口管制。

中國是荷蘭的主要貿易伙伴,經鹿特丹港等港口轉運中國貨物,是荷蘭經濟的一大機遇。對於半導體問題,中荷兩國數度展開不同層級磋商,並形成一定共識。當下荷方擴大出口管制範圍的做法,有損中荷互信。

荷蘭抗衡不了美國壓力,是多重因素綜合的結果。經濟層面,美國作爲第三次工業革命半導體技術的引領方,主導了半導體產業在西方體系的分工分佈。荷蘭阿斯麥在內的芯片設備企業,技術體系並不自主,承擔不了美國對其關鍵原材斷供的後果。安全及情報方面,荷蘭作爲北約成員國,在安全概念上受美國綁定,在情報體系的暗線上,則被美國多有部署。使得荷蘭難以拒絕美國要求。

對於美國、荷蘭的做法,中國在以出口管制迴應出口管制,增大對應反制工具。從鎵、鍺、石墨、稀土、銻,美國、荷蘭均是中方相關關鍵原材的主要採購方,中國近期已對對華貿易歧視的加拿大,發起菜籽油、相關化工品反傾銷調查,發起反歧視調查,並上訴至世貿組織。

荷蘭應慎重評估應採取的措施,如果出現違背世貿規則、單邊限制、貿易歧視等做法,中方有能力讓荷方支付更多代價。中國作爲半導體行業最大增量市場,正擴大芯片產業規模及本土化比例。隨着中國芯技術成果的完善,美國難以破壞中國芯技術迭代進程。

國際半導體材料與設備協會數據表明,1-6月,全球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爲532億美元,其中中國佔比超過一半,爲268億美元。4-6月的第二季度數據,同比增長幅度超過6成。中國海關進口數據表明,中國1-7月半導體設備、半導體產品進口量分別同比增長51.5%、12.4%。可見,中企在過去半年多時間中進行產品及設備儲備,對於美國利用影響範圍擴大的限制動作,有所準備。中國大陸也是行業放緩背景下,半導體設備支出上唯一逆勢增長的一方。美國、日本、荷蘭、韓國等方,均出現芯片設備資金同比下滑情況。

中國作爲全球實體工業體系運轉中樞,逐步彙集新技術迭代的必要積累。在基於舉國體制補足產業短板,越發推動中國技術時期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