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只想躺平? 醫師提醒留意隱藏情緒危機

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謝光煬提供多年觀察症候心得、提醒大家留意身邊親友隱藏的情緒危機,及早發現因應才能防止意外。記者周宗禎/攝影

近來不想做任何事的「躺平族」日增,許多抱怨萬物齊漲,收入無法像工時一樣增長,挫折壓力超載、出現情緒障礙甚至身心耗竭。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謝光煬今提供他多年觀察症候心得,提醒大家留意身邊親友隱藏的情緒危機,及早發現因應,才能防止意外。

謝光煬指出,處在困境、情緒受苦的人可能出現特徵: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社交退縮、不與他人互動,無心工作或不專心,曠職或工作表現退步,過量吸菸、飲酒等。最嚴重的憂鬱發作時,人會恍惚遊蕩猶如「行屍走肉」、或是整天躺平像「一灘爛泥」,出現這些狀況要小心是重鬱發作。

「重度憂鬱」發作會使整個人看起來無精打采,會整天躺牀,什麼也不想做,哪兒也不想去,如同一灘爛泥,恍神、反應變慢、魂不守舍,有如行屍走肉。邋遢、凌亂、不梳頭洗臉、不整理房間,有沒有吃喝、有沒有睡覺什麼都不在意、都不重要了。

謝光煬指出,這樣的狀況持續兩週以上,就要趕快就醫,有些人持續長達數月,經常出現輕生絕望言詞。重鬱症的終身盛行率超過10%,即每10人就有一兩人在一生當中經歷重鬱發作,遺傳影響高達四成,絕對不是罕見疾病,親友發病也不應該有異樣眼光看待。

謝光煬說,重鬱症不只是一時心情低落,而是重大情緒疾病,造成嚴重社會、職業功能障礙,不易自己痊癒,可能一再復發。發病期間病人內心極其苦悶煎熬,就像經歷心靈的重感冒或暴風雨,卻往往不被理解,被認爲無病呻吟。時遭污名化貼上「懶惰、軟弱、抗壓性差、消極頹廢」等負面標籤。

謝光煬表示,重鬱發作是人類情緒最低落的谷底,所謂「黯然銷魂」描述的就是這樣的狀態。經歷重鬱發作的就是重鬱症的病人,需要專業的協助。很多患者不承認有病、不願就醫。大家要改變觀念、現在「看精神科」已很普遍。

重鬱治療以症狀完全緩解爲目標,研究顯示,若僅部分緩解,可能慢性化,未來複發機率提高3倍。積極藥物治療一般三個月內三分之二可完全緩解;難治的還有較新的心理治療、電痙攣、重複式經顱磁刺激(rTMS)等有效方式,可達成完全緩解。

謝光煬提醒,發現疑似重鬱發作,務必就醫,尋求專業治療協助,不要獨自承受,不要諱疾忌醫。病人需要理解和支持,包容和鼓勵。而關懷、陪伴、傾聽、同理、不妄加評斷,就是最好的支持。

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謝光煬提供多年觀察症候心得、提醒大家留意身邊親友隱藏的情緒危機,及早發現因應才能防止意外。記者周宗禎/攝影

只想躺平?精神科醫師謝光煬提醒最好確定「真的只是懶惰」想躺平。記者周宗禎/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