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醫保資金進賬 醫療機構無感接入即時結算
原標題:每天都有醫保資金進賬 醫療機構無感接入即時結算
“過去醫院要墊付、要等待,如今每天都有醫保資金入賬,這是我們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及時雨’!”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姚登攀對安徽省醫保基金即時結算改革試點成效感慨頗深。自2025年1月,安徽省全面推行醫保基金即時結算模式以來,該院作爲首批試點單位,已實現患者出院結算後,醫保資金次日到賬,在保障患者就醫體驗的同時,爲醫院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01
從“墊付兩月”到“次日到賬”,暢通醫院“現金流”
談及這一改革,院長姚登攀難掩激動。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是一所老牌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住院患者多來自當地或省內,姚登攀算了一筆賬:過去,醫院每月需要先墊付醫保資金約5000萬元,從費用發生到申報審覈再到最後資金到賬,最長需要60天左右,資金鍊緊繃,直接影響設備採購、學科建設等投入。如今,患者出院當天即完成醫保結算,次日醫保基金自動撥付至醫院賬戶,“現在每天打開財務系統,都能看到醫保資金實時到賬,醫院終於能輕裝上陣、專注發展。”
02
服務升級與流程再造,醫院實現“無感接入”
面對醫保基金“即時結算”這一顛覆性改革,不少醫療機構曾擔憂系統切換複雜、影響患者就醫。對此,姚登攀坦言:“從政策宣貫到系統改造,都是醫保端進行信息系統和業務流程改造,不涉及醫院HIS系統,也不需要醫院財務部門逐筆對賬,沒有增加我們的工作負擔,實現‘醫院零改造、患者零感知’的無縫銜接,真正做到了改革不擾民、服務不斷檔。”
03
“管理”加“賦能”,助力醫院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醫保資金的快速回籠,可轉化爲醫院發展的強勁動能。2025年醫院將利用即時到賬的醫保資金,啓動三大重點工程:設備更新加速度,人才培育再加碼,患者體驗新升級。“資金鍊活了,醫院纔有底氣把資源投向真正需要的地方。”姚登攀強調,“即時結算不僅讓醫院‘手中有糧’,更倒逼我們優化管理、提升服務,最終讓患者受益。”姚登攀更對醫院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下一步,我們將建立醫保資金‘快週轉’與醫療質量‘嚴管控’的雙向聯動機制,進一步探索按病種付費精細化管理、智慧醫院建設等創新模式,讓醫保基金“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作爲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院長,對姚登攀來說,這場醫保基金即時結算模式的改革,不僅是技術層面的突破,更是一場醫療服務生態的重塑:“當醫院不再爲‘等錢’焦慮,當醫生專注於治病救人,患者就能享受更優質便捷的服務——這就是醫改追求的理想圖景,安徽正在將它變爲現實。”
來源:國家醫保局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