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將調整對陸晶片封鎖?陸學者:「確定」中蘊藏着「不確定」

美國可能調整對陸晶片封鎖嗎?大陸學者:「確定」中蘊藏着「不確定」。(圖:Shutterstock)

美國正考慮推出更嚴格的對陸晶片出口管制政策,以封堵可能存在的「漏洞」,防止中國用戶遠程使用或從「走私管道」獲得高端晶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政治系主任、副教授宋文龍今天在《環球時報》撰文稱,美國的對華戰略焦慮導致其晶片政策「用力過猛」,推行阻力重重,未來美國的對華晶片管制,「確定」中蘊藏着「不確定」。

文章稱,首先,美國對華晶片政策本身存在問題。該政策忽視了宏觀層面新舊產業政策之間的協調,過度聚焦於微觀層面的政府扶持和出口管制,導致政策實施混亂失調。拜登政府忽視了產業轉移和市場調整所需的時間和成本,低估了晶片製造業迴流的難度,操之過急。

其次,該政策遭到相關企業的抵制。美國政府以政策手段干預晶片市場的行爲實質上是「與民奪利」,嚴重損害相關企業的利益,影響其全球競爭力。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曾發表聲明表示,白宮反覆採取過於廣泛、模糊不清、有時是單方面的限制措施,可能會削弱美國半導體行業的競爭力,破壞供應鏈,引發重大市場不確定性。

第三,盟友協作三心二意。歐盟緊跟美國,提出了「歐洲版」的晶片法案,調動430億歐元投資到晶片振興戰略中。雖然歐洲號稱要打造戰略自主的「歐洲晶片」,但實際上政策空洞。

文章稱,在不考慮歐盟自身晶片需求和供給現實的情況下,要歐盟從傳統的非先進製程汽車應用晶片轉向其非優勢項目的高精尖晶片,無疑是自廢武功。而且在人才技術和市場方面,歐洲並無足夠基礎,強行推進只會越來越依賴美國,在美國的晶片戰爭中淪爲炮灰。

美國盟友對其自私自利的經濟民族主義政策越來越警覺和不滿,歐洲很多國家在美國的晶片聯盟中出工不出力,尋求戰略自主的機會。另外,日本、荷蘭等國有對華合作的重要利益,不可能完全放棄經濟利益來配合美國搞「去中國化」。

文章預測,未來美國的對陸晶片管制,「確定」中蘊藏着「不確定」。

一方面,可以確定的是,在美國兩黨及利益集團反華日益「共識化」以及科技封鎖政策慣性的作用下,美國的對華「晶片戰」將持續推行下去,並將日益升級、泛化。

另一方面,諸多不確定因素將影響美國的對華科技政策。首先,美國國內大選帶來的政策調整或將重新確定美國對華科技政策的具體走向以及博弈領域,現有的晶片法案或將以另一種形式存續。其次,美國經濟潛藏的巨大危機若一朝引爆,壓力之下的美國將不得不尋求緩和對華競爭,調整現有的對華科技封鎖政策。

再次,百年變局下美國在全球地緣鬥爭中存在戰略透支風險,爲中美科技競爭前景增添了不確定性。最後,倘若中國在技術上實現突破甚至超越美國,那美國對華科技圍堵將不攻自破,美國不得不認清現實,轉變其政策方向。

美國對華晶片戰爭雖然給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帶來了陣痛,但也爲中國打造獨立自主的高精尖晶片體系提供了更強的動力。

中國破解美國晶片封鎖的出路一方面在於技術的自主研發和超越,另一方面在於建立更廣泛的科技合作和產業協作夥伴體系。通過內部技術攻關、科技創新以及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與國際合作,中國實現晶片領域的突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