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原標題:"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原創 阮佳琪 觀察者網
► 文 觀察者網 阮佳琪
拜登政府臨近任期尾聲,美國政府官員接連開始了“繞場一週”式的任內總結。英媒《金融時報》網站3日發佈了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專訪,這位即將卸任的美國外交“一把手”便回顧了拜登政府四年任期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談及俄烏衝突時,布林肯繼續炒作所謂“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軍用關鍵物資”這一陳詞濫調,污衊中國“兩頭吃”,毫無根據地指控中國一邊協助俄羅斯,一邊又說希望幫助烏克蘭實現和平。
聽到布林肯誇誇其談稱,許多有着“相同擔憂”的國家與美國一起,對協助俄羅斯方面的中國實體實施了制裁,《金融時報》編輯隨即指出中俄貿易量並未下降,追問其“爲何美國沒能改變中國的想法”。
“這不是按下電燈開關(這麼簡單的事),但我認爲這(制裁措施)會讓中國陷入了一個日益困難的境地……”布林肯開始詭辯,還試圖挽尊道,“中國肯定不喜歡我們對中國實體採取的行動。我想,必要時,包括在未來幾周內,(美國對中國)還會有更多的行動。”
2024年12月18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參加“外交關係委員會”活動 視頻截圖
《金融時報》報道稱,從烏克蘭、加沙到敘利亞,拜登領導下的美國政府忙於應對世界各地發生的諸多外交政策危機,但令人憂慮的世界格局不妨礙布林肯對拜登政府的外交領域發表“樂觀”評估。
布林肯受訪時說,早在2021年,對手們就認爲美國正處於“不可避免的衰落”。自那以來,除了與盟國加強緊密合作之外,美國在國內進行了大規模投資,包括對基礎設施和國內芯片產業的投資,已經改變了局面。“我們現在處於強勢地位”,他吹噓道。
從2022年8月,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嚴正交涉,時任美國國會衆議長佩洛西竄訪中國臺灣地區開始,再到2023年美國政府上下大肆翻炒所謂“中國間諜氣球”,炒作涉臺問題和南海問題,無不激化中美緊張關係,美國錯誤對華政策導致兩國關係一度跌至建交以來的歷史低點。直到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2023年11月),雙方高層溝通對話逐漸“解凍”。
中美關係回暖,布林肯無疑是感受最深的人之一,畢竟他的訪華計劃當初還因雙邊關係緊張而擱置了大半年。《金融時報》指出,在“氣球事件”後,布林肯與其他美國內閣部長都加強了與中國的接觸。他認爲,儘管中美雙方存在巨大分歧,但美國仍有“責任”同北京對話。
布林肯也認同,保持必要接觸有助於降低與北京在臺灣問題上發生衝突的可能性。“是的。”他斬釘截鐵說,但又補充了一句,“當然是意外的(衝突),甚至可能是蓄意的。”
與此同時,美國也在加強同盟友的關係。布林肯說,盟國也一直擔心中美關係失控,並希望兩國加大努力減少動盪的可能。他指點起馬上接任的當選總統特朗普,稱對方就職後將馬上面臨兩大問題,一是對中國採取何種立場,二是如何爭取美國盟友和合作夥伴的幫助。
布林肯聲稱,美國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與其他國家合作,以“創造更多應對中國的籌碼”。他把拜登政府將域外國家強行綁上戰車的行爲美化成一種所謂的“團結”,並將之稱爲其職業生涯的“最大滿足”。
他甚至還扮出了一副“忍辱負重”的模樣,聲稱爲了應對世界上的各種挑戰和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華盛頓別無選擇,必須堅守領導地位,以此避免出現真空地帶讓“壞人”有機可乘,將美國的霸權主義傾向包裝成所謂“世界秩序的維護者”。
而說到美國盟友,則又是另一個“笑話”。
《金融時報》報道提到,布林肯在採訪中洋洋得意地吹噓稱,在拜登政府執政期間,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和韓國等印太地區國家受邀參加了北約峰會,同美西方站在一個陣營裡批評中國。
他說,“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試圖以此證明拜登政府在團結盟友方面成效顯著。
但後腳被追問拜登反對日本企業收購美國鋼鐵,是否造成美日同盟關係緊張,布林肯選擇倉促結束話題,“我們一直在努力向日本說明……我就不多說了。”
就在報道發出的同一天(3日),拜登以國家安全爲由,正式阻止了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兩家企業均放話將採取一切適當手段維護自身利益,就連日本高官也表態將“嚴肅對待此事”。
儘管白宮事後趕忙找補,聲稱拜登的決定並非意在“冷落日本”,但多家外媒認爲,這項價值近150億美元的收購案最終告吹,不僅意味着美國鋼鐵行業數千個崗位岌岌可危,還將給美日聯盟蒙上陰影,特別是在中美各領域競爭加劇的當下,給中國提供了又一個“美國並非可靠夥伴”的切實證據。
中方已多次表示,在中美關係處於止跌企穩這一關鍵當口下,美國端正對華認知十分重要。
“下一步中美關係走向取決於美方的選擇,也有待雙方的努力,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在美國政府換屆之際,去年12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對來訪的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代表團再次如是強調。
王毅表示,中方希望美國新政府走好未來4年中美互動的第一步。他列出五個重點,包括穩定中美關係不動搖、確保戰略認知不走偏、堅持溝通對話不掉線、嚴守底線紅線不越界、推動人文交流不倒退。
王毅強調,中國的外交政策包括對美政策保持着穩定性、連續性,這是大國的定力和信譽所在。不管美國國內發生什麼變化,中方始終根據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改善和發展中美關係。
延伸閱讀
沙利文:特朗普跟中國談不成大買賣 美將持續反擊中國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當地時間12月22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播出了主持人法裡德·扎卡里亞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傑克·沙利文的專訪節目,話題涵蓋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遺產,涉及中美關係方面。
沙利文自稱,他不認爲當選總統特朗普能和中國談成“大買賣”(grand bargain),因爲美國需要繼續採取措施強化自身競爭地位,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在技術和經濟等領域“反擊中國”。他說,處理中美關係的正確方法是全力競爭,但同時要保持溝通渠道暢通,盡力不讓競爭演變爲衝突,特朗普領導的新一屆政府應該在拜登政府的基礎上再接再厲。
沙利文接受CNN主持人扎卡里亞採訪
即將卸任的沙利文不忘在節目中鼓吹拜登政府政績。他稱,四年來拜登政府改善了美國的全球地位,正是拜登政府採取的政策,讓特朗普得以在全球處於非常強勢的地位,而美國的競爭對手比以前更弱,面臨的壓力也更大。
“我爲我們正在傳遞(給特朗普)的東西感到自豪。”他說。
緊接着,兩人討論的話題轉向了中美關係。
扎卡里亞提到,特朗普最近表示中美聯手可以解決世界上的所有問題。兩國達成交易的好處何在?這樣的交易是否值得?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我聽說的是,中國和美國不會有一些大的交易。”沙利文說,“我個人對雙方談成大買賣的想法表示懷疑。”
“因爲我認爲兩國關係本質上是競爭性的,我們需要繼續採取措施強化我們的競爭地位——不要向中國出售可以用來對付我們或我們盟友的先進技術、反擊中國傷害我們工人的經濟行爲、反擊中國給美國盟友帶來壓力的軍事行爲。”
“我想我們在很長時間內都得這麼做,不會有什麼‘大買賣’來緩解這種情況。”
另一方面,沙利文重申,中美需要保持溝通,避免讓競爭演變爲衝突。
他說,中美元首外交可以給兩國關係創造更多的穩定性,而且可以給兩國在共同利益領域的合作創造空間,芬太尼問題就是其中一例。
“拜登總統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特朗普應該繼續向前推進,減少兩國之間的一些經濟摩擦,維護我們工人的利益,那就是你可以擺上桌面進行交易的東西。”
“拜登總統已經採取了很好的措施保護美國工人,特朗普總統可以在此基礎上再接再厲。”
“但歸根結底,處理中美關係的正確方法是全力競爭,然後保持溝通渠道暢通,共同盡力不讓競爭演變爲衝突。這就是四年來我們所承擔的責任,這就是我認爲特朗普政府需要發揚光大的。”
此前的12月16日,沙利文接受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所長富利洛夫採訪時也曾表示,美國與中國正處於“激烈而長期的競爭”,兩國並非在所有問題上都意見一致,但溝通交流有助於避免危機,爲共同解決問題創造一些空間。
沙利文認爲,中國既有意願,也有內在能力在各個方面挑戰美國。美國必須下定決心不讓這種情況得逞,他的繼任者沃爾茨將不得不應對這個問題。
12月16日,沙利文接受澳大利亞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所長邁克爾·富利洛夫採訪
“現在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關係正走在非常積極的道路上。”沙利文說,“這是一種複雜的關係,它有一些合作的要素,但也有深刻而激烈的競爭要素。管理這種關係,這種競爭需要一種密集的外交(intense diplomacy)。”
此外,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13日接受採訪時說,中美關係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要、最複雜的雙邊關係之一,儘管雙方存在分歧,但兩國關係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伯恩斯不忘鼓吹拜登政府的“成就”,他稱美國之前確實對中國採取了不合作和制裁的政策,但沒起到效果,中美近期在芬太尼等問題上開展合作,表明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是有效的。
2024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出席2024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開幕式並發表演講。
王毅強調,面對世界動盪衝突,中國將堅定做和平的力量。我們希望美國新政府做出正確抉擇,同中方相向而行,排除干擾,跨越障礙,力爭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我們將深化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和全方位務實合作,推動中歐關係沿着獨立自主、相互成就、造福世界方向穩步向前。我們將以中國的穩定性爲全球戰略穩定提供有力支撐,以中國的確定性應對世界上所有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