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學面對仇恨言論的複雜處境
美國賓州大學校長馬季爾發表爭議回覆,遭贊助者和政界連日批評施壓,於9日宣佈請辭下臺。法新社
賓州大學校長馬季爾因在國會證詞中淡化反猶太言論引發爭議而辭職,顯示了大學在言論自由與學生保護之間的複雜張力,她的離職是由於公衆對不斷上升的反猶太主義感到不安,以及對校園敵意氛圍被校園行政管理人員忽視不滿。
馬季爾與哈佛、麻省理工學院的校長最近在美國國會作證,就校園內管理反猶太事件提供證詞。共和黨議員質詢她們,詢問「猶太種族滅絕」的呼籲是否違反大學行爲準則?校長們用法律術語迴應,即冒犯性言論必須有實際的行爲才能受到處分。
這回答引發了捐助人、州長、參議員和猶太社區的憤怒,尤其是對馬季爾,賓州大學因其對反猶太主義的寬容態度而損失了一億美元的捐款,賓大董事會表態要尋找新的校長,馬季爾則於幾天內辭去校長職務。
問題的核心是很多猶太學生感到不安全,被人羣高喊反猶太口號、教授呼籲種族滅絕,以及不時的死亡威脅迫使一些猶太學生躲起來。批評者指責學校高層在學生尋求幫助時關上了求救的門,優先考慮迫害者而不是受害者。
當今的校園文化讓人想起一九三○年代的德國,那時反猶太主義在青年中被正常化,然後轉變爲國家意識形態,造成希特勒的崛起。在法律上,冒犯性言論受到保護,除非存在實質的威脅,學校必須仔細權衡是否因言論而對學生進行處分。但爲了平衡公民自由和防止騷擾之間的微妙關係,往往需要進行實際情境的判斷,大學現在承認在這種平衡作爲上失敗了。
校長們的焦點在維護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原則,即除了實際威脅之外,言論自由受到保護。但在這樣做的同時,校長們似乎對猶太學生在當前氛圍中的擔憂沒有同理心。
從這場爭議中能得到哪些教訓?首先,大學尚未解決包容、安全和意識形態多樣性之間的緊張關係;辭職的校長可能會滿足批評者,但處理問題需要複雜的權衡。其次,教育應在偏見成爲國家信條前起預防作用,大學必須教育學生歷史的教訓和人道主義的價值觀。第三,富有同情心和社區團結,比死硬的政策更爲重要,同理心才能超越仇恨。
這場爭議顯示了大學在言論自由和學生福祉方面的高難度平衡,成功與否,在於如何調和常被視爲相互排斥的理念,如自由與安全、意識形態與包容。透過勇氣和智慧,大學可以引領克服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