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給正筊杯說 30萬可買投資型保單 保戶信了結果……

▲求神問卜習俗深入民間。此爲示意圖。(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李蕙璇/臺北報導

可不可以買投資保單?恐怕不是單單跟風買就行。就有民衆花30萬購買這類保單之前,先去廟宇神明、擲個正筊杯之後欣然投保。等發現未如想像可以保本保息當儲蓄理財工具時,才知道自己還無法承受任何虧損風險

近期投資型保單熱賣,連未買過股票基金等平常沒有特別做理財投資的民衆也開始注意甚至購買,但也日漸出現「沒有保證保本保息」、「沒有穩賺」等的行銷招攬爭議案

今年初有民衆拿着家人給的30萬想要開始理財,不懂也沒有買過股票基金的情況之下,想說買比銀行定存高點的儲蓄險,卻因聽業務員說美元投資型保單穩賺的話術下,砸下全部30萬買了一張。

「我在超商聽店員目標連結性債券基金保單很夯,很多人買,剛好家人還幫我去問媽祖能不能買?給個正筊杯後,我才決定買。而業務員帶着我做的風險問卷評估那些問題,其實我根本不瞭解,也難以想像我到底可不可以接受6年期滿後沒有拿回原本的30萬、還倒賠許多的壓力風險。」保戶說。

保險經紀人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水源說,他個人認爲「投資」和「理財」是截然不同目的,但一般大衆觀感中會將兩個劃上等號,希望透過理財來發財,而在投資時也僅看報酬率而沒有同時衡量風險,因此連帶選擇工具根本上就發生錯誤

▼保險經紀人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朱水源。(圖/記者李蕙璇攝)

朱水源則提出「保險是理財工具之一」的觀點,當民衆繳交保費給保險公司時,保險公司提撥支付預期理賠金的準備,以及支付營業成本後,將剩餘的保費拿去投資,可以做爲長期理財目的。

他說,像是年期多爲6~30年不等的壽險,保單價值金視當時市場狀況以固定利率滾存,在約定期滿時本利領回確定的金額,這類商品本金利息都是確定,利率是在契約訂定時便已決定,收益無法反映市場利率的變化,也就是大家知道可以做爲強制儲蓄的一種保險商品。

還有一種是分紅保單,也是由保險公司操作保單價值準備金,與上述所說的差別在於保險公司僅保證在滿期日給付確定的本金,而利息的部分則是由每年保險公司的操作績效來決定。當操作得宜或是市場榮景時,可以獲得額外的收益,反之當操作失利或是景氣空頭時,有可能損失當年度的利息。

而投資型保險的保單價值準備金,則是可由民衆自行選擇投資標的,或是透過投信公司操作一籃筐的債券基金等,投資的盈虧是由民衆自行承擔。長期配置得宜可以獲得很好的報酬,若操作不當或是受到景氣影響,也是會侵蝕本金、最嚴重到保單可能停效。

還好這位保戶在前幾天有個圓滿的結局。他跟保險公司說,保單上寫的風險評估問卷內容不符現況,讓業者同意退還全額保費。他也聽了以上的建議,決定先跟着當銀行理專親戚學習認識股市基金狀況,慎選適合自己的理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