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放下執念,阿里卸掉包袱

大公司之所以成爲大公司,在關鍵節點的抉擇——選擇做什麼不做什麼上,往往都沒犯過大錯。

喬布斯1997年迴歸蘋果時,覺得蘋果想要的太多,把混亂的產品線砍到了只剩四條,iMAC、iPod、iPhone和iPad,這個抉擇至今受用;劉強東2004年琢磨着把業務搬到線上時,一些員工不理解,一些員工還離職了,但他力排衆議就這麼做了,這纔有了後來的京東。

反面教材更多。賈躍亭當年就是想要的太多,樂視大廈轟然倒塌,至今人還待在國外,造車十年,終於在今年達成了累計交付量突破兩位數的里程碑。

這些決定着企業發展方向乃至命運的抉擇,最大的魅力來源於未知。它可能會帶給一家企業充分的想象空間,也可能讓一家企業墜落深淵。

大多數時間裡,對一家企業而言,做什麼與不做什麼,取決於在某個階段裡,它對未知感到恐懼還是興奮。這種認知又建立在豐富的決策要素之上,包括對市場風向的感知、對消費環境變化的判斷、決策層的魄力和勇氣,等等。

甘願承受93億元虧損的代價賣掉銀泰,是阿里巴巴——這隻如今正在全面轉身的大象,在權衡利弊之後,做出的新選擇。

昨天(12月17日),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公告,其與另一名少數股東同意將銀泰100%的股權,向雅戈爾集團和銀泰管理團隊成員組成的購買方財團出售,出售前,阿里巴巴持有銀泰約99%的股權。

阿里在公告中指出,阿里巴巴就銀泰出售的所得款項總額約爲人民幣74億元(10億美元),阿里巴巴預計出售銀泰而錄得的虧損約爲人民幣93億元(13億美元)。

出售銀泰,於阿里而言並不是一個突發決策,它是阿里這兩年聚焦電商和雲這兩大核心業務之後,儘快實現“非核心業務”資產價值這一選擇下的一部分。早在今年年初,彭博社就報道,阿里當時已經在考慮出售銀泰商業了。

而且,參照阿里過去兩年來的業務梳理邏輯,高鑫零售的出售,可能也只是時間問題。

事實上,更早之前,早在去年12月,阿里巴巴子公司阿里網絡,就已經將其持有的多家上市公司股份,轉讓給新設立的杭州灝月,這些公司包括美年健康、分衆傳媒、千方科技、居然之家、圓通速遞、美凱龍、麗人麗妝。

杭州灝月也是阿里的子公司,但阿里對這些持有的股份,態度已然生變。11月27日,麗人麗妝披露,公司收到了杭州灝月的通知,後者將在6個月內清倉式轉讓持有的股份。

至此,轉身之際的阿里,面向既有業務的選擇及背後的邏輯也在愈發清晰:

它對新零售未來的走向談不上恐懼,但至少是失望了,選擇放下執念,及時止損;但它同時又對AI對電商和雲計算帶來的未知感到興奮,於是全力聚焦,堅決投入。

這是阿里的意志,是現任集團CEO吳泳銘的意志,也是馬雲的意志。

01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從阿里巴巴創立那天起,這家公司有過太多次走到分叉路口,大多數時間裡,馬雲總能選對方向。

早些年把支付寶從淘寶體系拆分出來是這樣、力挺王堅堅決投入阿里雲,也是這樣。

直到2014年前後,已經越長越大的阿里轉變投資策略,開始將觸角伸向更多領域時,期間一系列的大小選擇,卻無法用單純的對錯來評判了——比如幾年前看可能是對的,當下看好像又不那麼正確。

阿里圍繞新零售的投資和業務佈局,就是這樣一個在不同的階段看,會得出不同結論的選擇。

早些年,阿里的對外投資整體上圍繞電商主業展開,希望與電商主業完成協同,補足電商基礎能力。比如2008年投資百世物流是提升配送效率,2010年投資淘淘搜是完善淘寶圖像購物的搜索能力。

這種局面隨着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發生了變化。

2013年3月,馬雲在香港舉行的瑞士信貸亞洲投資大會上表態,他說阿里在三年前開始發展移動業務,但一直沒有跟上競爭對手騰訊和其他微信服務的發展步伐。未來,阿里巴巴集團將通過收購與併購實現競爭力。

兩個關鍵人物的到來,加速推動了阿里投資策略的轉變。

一個是張鴻平,他原來是北極光創投的副總裁,在2011年加入阿里,擔任阿里資本董事總經理;另一個是蔡崇信,他在2013年4月卸任CFO,出任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主要負責集團戰略投資。

在那之後,阿里的對外投資邊界開始拓寬,不僅僅是投電商,也開始佈局跟電商業務看起來比較遠的業務。

當時,張鴻平曾對外分享過阿里的投資理念——一部分是和阿里現有業務做整合,阿里會採取控股的方式;另一類則是採取少數股權投資,主要是財務投資,目的是打造生態圈,強調佈局。

這種投資策略之下,阿里的本地生活板塊、大文娛板塊、新零售板塊,幾乎都是收購來的。

阿里本地生活集團當下最核心的“到店”版塊高德地圖、“到家”版塊餓了麼,分別在2014年和2018年收購而來;

大文娛版塊下的阿里影業、大麥網、優酷等影視內容產銷業務,也都是收購來的;

阿里集中大力押注的新零售,也是通過投資併購在佈局。除了盒馬是在內部孵化,銀泰商業和高鑫零售都是收購而來。

換句話說,從PC互聯網時代轉向移動互聯網時代時,阿里的對外投資某種程度上是第一次豪賭。它蘊藏着阿里越來越大的野心,即阿里巴巴不應該只是一家線上購物平臺,從線上到線下,它要滲透進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零售,當然是阿里在這一系列佈局中最關鍵的一次落子。這不是財務投資,而是業務投資。

其中包含了馬雲強烈的個人意志。他曾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觀點稱,“純電商時代已經過去,未來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這一說。”

爲此,阿里屈指可數的幾筆大規模的收購、入股,幾乎都與新零售有關。

收購餓了麼,阿里花了95億美金;私有化銀泰,阿里花了177億元;入股高鑫零售,阿里花了224億港元;與蘇寧相互入股時,阿里花了282億元成了蘇寧第二大股東;中國經營報上半年在一則報道中也提到,有接近阿里的人士表示,阿里在盒馬上投入了至少150億元。

阿里當時似乎也不在乎是不是會花掉更多的錢,在一切線下的商業業態都可以被線上化改造的宏大設想下,稍微吃點虧也不重要。

比如大潤發當時是全國第一大賣場,營收超過了千億,但從2016年開始,它的單店營收已經開始下滑了,自建電商飛牛網也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7年私有化銀泰之前,銀泰的總收入約爲60億元,增速4%,股東應占利潤的增速也只有0.2%,但阿里付出的177億元,還是比銀泰的收盤價溢價了約42%。

那時還是集團CEO的張勇說,“阿里巴巴對銀泰商業的定位非常清楚,它將會是阿里集團艦隊中的一艘主力艦,擔負線上線下零售百貨轉型升級平臺的使命。”

如今回過頭看,新零售,是阿里的執念、是張勇的執念、更是馬雲的執念。

02 事與願違,新零售的激進試驗宣告終結

阿里做新零售,當然不是收購、入股幾家公司這麼簡單。

而是有一套成熟的業務架構。

在阿里的新零售佈局邏輯下,阿里雲、菜鳥、支付寶,是新零售體系的底層基礎設施,淘寶網和天貓是新零售基座,在此之上的幾路新零售縱隊,則分別面向不同的業務形態。

比如入股蘇寧易購聚焦的是家電數碼領域、銀泰商業是服飾百貨、盒馬和大潤發則是快消商場。

站在當時的節點看,阿里與這些相關企業的合作,客觀上構成雙贏局面——

阿里有強烈的打通線上線下消費場景的意願、能力,也是在新零售佈局上態度最堅決、業態最廣泛、生態最完整的企業之一,阿里也有錢有資源,也有點流量(雖然沒那麼多),已經在電商衝擊下顯露頹勢的線下商超,有望藉此開闢第二曲線;阿里則能繼續做大GMV。

在部分合作中,這個局面確實出現了。

比如銀泰百貨被私有化後,在阿里新零售體系里加速完成了數字化變革。截至目前,銀泰商業在全國擁有60家百貨門店和多個待開項目,從喵街App到“銀泰百貨INTIME”微信小程序,再到“銀泰百貨”支付寶小程序,已然實現了線下專櫃商品和服務的數字化,數字化會員達到了4000萬。

另一方面,天貓在品牌化過程中也受到了賦能。

此前一位電商行業分析師對自媒體知危如此說道,“2010年左右沒多少品牌商願意在天貓開店,2015年阿里上市一年後這種情況纔有所變化。銀泰有幾千個知名品牌商資源,當時的天貓肯定是需要銀泰的。”如今天貓的品牌商家早已經超過30萬。

但阿里整個新零售生態後來的進展,並未如預想中那樣順利。

今年三季度,阿里包括高鑫零售、銀泰、盒馬等業務的“所有其他”營收爲470.23億元,同比下降了7%,經調整EBITA同比下降了87%。

當時阿里還強調,如果剔除高鑫零售、盒馬及銀泰這類有實體零售運營的業務,阿里不管是收入還是經調整EBITA率都會有更好的表現。剔除後,集團總收入增長約8%,經調整EBITA率也會比現在高約4%至約24%。

換句話說,這些需要重運營的實體零售業務,某種程度上已經成了阿里的負擔。

它們很難再貢獻亮眼的營收增長了(甚至營收在下滑),而且還在虧損,而且短期內還看不到改善跡象。

從業務協同性來看,從銀泰到高鑫零售,等等,它們某種程度上也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天貓已經拿到了足夠豐富的品牌商資源。

乃至當業務協同能爲雙方帶來的勢能越來越小,阿里的這些或投資、或收購,看起來更像是財務型投資了。

阿里需要做出新一輪抉擇。

但如今的阿里面臨着更加嚴峻的競爭環境,整體電商市場也在加速邁入新的消費週期,新一輪技術變革蓄勢待發,這些背景都決定了,阿里需要重新審視之前的新零售戰略,重新考察自己的“耐心”是否還有必要持續下去。

阿里已經做出了選擇。這兩年的阿里,看起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

03 馬雲糾偏:用“舍”換“得”

馬雲在2019年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那之後長達近五年的時間裡,他幾乎沒有在阿里內網發過聲。

但過去一年,馬雲在阿里內網已有過多次重要表態。

一次是在去年11月,拼多多的市值首次超過阿里。當時有員工在內網發帖討論兩家公司市值,馬雲評論說堅信阿里會變,阿里會改,他說所有偉大的公司都誕生在冬天裡,AI電商時代對誰都是機會也是挑戰。

另一次是在今年4月,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在挪威主權財富基金髮布的訪談視頻中,坦誠、毫不避諱地反思了阿里幾年的錯誤,說阿里“砸了自己的腳”。那之後馬雲發佈了《致改革 致創新》的長文,肯定了阿里的內部變革,給阿里人打氣。

再有一次是在9月10日,阿里巴巴迎來了25週年,馬雲在內網發了一封千字長文,回顧了阿里之前做的事情,並承認阿里當前存在挑戰。

“今天,看到互聯網AI技術再次風起雲涌,各個行業領域競爭激烈,阿里很多業務面臨挑戰,面臨被超越......25年離102年已經快走完1/4的路了,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能在競爭和形勢壓力下丟失了自己。”馬雲這麼寫道。

今年12月8日,螞蟻集團20週年的活動現場,馬雲還發表了一段3分多鐘的演講。

他說,“20年以前,互聯網剛剛來到的時候,我們這代人很幸運,我們抓住了互聯網時代的機遇,但從今天來看,未來的20年,AI時代所帶來的巨大變革,會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因爲AI會是一個更加偉大的時代。”

從馬雲的這幾次發聲不難看出,儘管這些年來他逐漸退隱,消失在公衆視野之內,但從未真正離開——他總是在關鍵時刻出現,幫助阿里錨定新方向、給阿里人敲警鐘或者打氣。

這些事情並非只有他能做,如今的集團CEO吳泳銘可以做、蔡崇信也可以做,但顯然,效果都不會比馬雲更好。

而馬雲這幾次發聲釋放出的信號,已然十分強烈,他幾乎爲阿里這艘大船選好了接下來的方向:

電商、雲、AI。

事實上,阿里如今的戰略性取捨選擇,也早就開始了,背後也有馬雲。

去年5月,馬雲召集淘天集團各業務負責人,開了一場小範圍內的溝通會,馬雲指出,阿里過去那些賴以成功的方法論可能已經不適用。他爲淘天集團指出了三個方向:迴歸淘寶、迴歸用戶、迴歸互聯網。

馬雲判斷,接下來的機會在淘寶,而不是天貓。

從這一層面看,吳泳銘基於此爲阿里定下的“圍繞技術驅動的互聯網平臺業務、AI驅動的科技業務、全球化的商業網絡”這三大方向,既是戰略定調,也是一次戰略梳理。

阿里明確了要將更多的資源和精力放到電商、雲、AI、物流等核心業務上,要更聚焦,不再做盲目的業務擴張。

正如一位互聯網公司的高管曾評價的那樣,之前阿里的心態是“不能接受什麼大領域與自己無關”,但現在,阿里顯然換了姿態——當它真的決定減負、轉身時,一點都不帶拖泥帶水的。

這是馬雲的魄力,也是阿里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