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欣/在失去集體的價值後 成年人平靜的瘋狂「波紋」
「波紋」電影劇照。圖/政駒實業提供
雖然在此片海報上打着「驚悚」題材,但故事卻是爬梳一中年婦女的心情轉折,只是這段「自我覺醒」與想探尋「這一生到底要追尋什麼」的心,竟對家裡其他成員來說有着「驚悚」感,這是此片讓人莞爾的餘韻。
「波紋」電影劇照。圖/政駒實業提供
片中的丈夫與兒子從沒想像一女子會有在「妻子」與「母親」身分之外的自我,連女主角自己都沒想過,因此對他們三人而言,這份遲來的追求都如瓶中船的巨浪。在節制的敘事下,主角內在卻透着平靜的瘋狂,這是經歷半生庸碌的成年人回首才能理解的滋味。
「波紋」導演荻上直子一改以往的療愈風格,深刻探究女人困於身分之下的自我分裂。日片對女性心理描寫常有獨到詮釋。如名片「紙之月」女主角困在「好女人」與「壞女人」的討好型人格里。「藍色恐懼」女主角困在商業化的少女形象中。而「波紋」則是勤於一照顧家人,並長照公公下剝奪了她喘息空間,因此只有一突發事件出現,人生就如骨牌效應全倒。
「波紋」電影劇照。圖/政駒實業提供
荻上直子以各種意象來呈現成人的崩壞感,雖以311大地震爲引子,但卻讓一向服從羣體價值的日本人各自覺醒。這部片以小見大來看衆人在「日本價值」下的如夢初醒。首先是上班族丈夫突然離家、兒子逃離家庭去了九州就學工作、女主角逃離長照而享受可貴的獨居自由。另一配角在大震後突然喪失了重啓的勇氣,任由重要的都被擱置。
幾個主要角色在中年之後,不想服務於自己的身分,卻不知要相信什麼而迷失了。荻上直子巧妙地以聲效表現出心中的大小波盪漣漪,同時以日本庭園的「枯山水」藝術表達出各自的幻影,與女主角對周遭人若有似無的存在價值。
「波紋」剖析中年女性的心理。圖/政駒實業提供
電影中雖以加入直銷式的邪教傳達女主角追尋自我的急切,家中堆滿昂貴的聖水,她獨居卻仍塞滿其他標籤,渴望他人來標示自己才感安全。導演曾表示她想拍出爲何這麼日人願信邪教,但她更細膩地拍出大人普遍不敢相信自己的恐懼,四個大人活在各種都市指標中,內心卻活在充滿細砂的荒原中。它雖不是典型商業驚悚片,但卻拍出了俄羅斯娃娃其實不知自己內在有幾層的心靈恐懼,是個值得玩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