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快跑取代人類駕駛員,經濟賬怎麼算?

百度無人駕駛出租車“蘿蔔快跑”火了,無人車會不會取代出租車駕駛員,成爲社會爭議的焦點。

要解答這個問題,除了關注自動駕駛技術本身的進展之外,也需要爲百度算一筆經濟賬。只有當無人駕駛足以盈利,才能真正大規模替代人類駕駛員。

自2013年入局以來,百度Apollo自動駕駛業務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每年研發投入超過百億,真正的商業轉化案例卻並不多,甚至一度傳出了百度要放棄L2級別自動駕駛的流言。

但是今年4月,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羣組總裁王雲鵬突然宣佈,蘿蔔快跑在武漢已經接近盈虧平衡,預計2025年實現盈利。這給了市場一個巨大驚喜。

某種意義上,此次輿情爆發,也是百度加速推進蘿蔔快跑商業化的直接結果。

那麼,蘿蔔快跑這筆賬,真的能算的過來嗎?我們不妨以公開數據做一個推測。

首先來看看蘿蔔快跑每天能賺多少錢。

“蘿蔔快跑”自2022年8月開始在武漢提供服務,百度財報中並未公佈武漢一個城市的訂單數量,只是提到截至2024年1月2日,全國累計訂單量超過500萬。部分媒體所謂的在武漢拿下500萬訂單應該不實。

武漢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中旬,武漢市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里程已累計突破3379公里(單向里程),覆蓋武漢12個行政區,輻射面積約3000平方公里。自動駕駛累計出行服務訂單突破158萬單。

此前武漢市也曾公佈,2023年全年,武漢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內運行的自動駕駛車輛近500輛,全年訂單73.2萬單。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車輛並非全部爲蘿蔔快跑出租車。

以此推算,今年上半年,蘿蔔快跑在武漢的訂單量應該不超過80萬單。而蘿蔔快跑在武漢的車輛總數約400輛,相當於日均單車訂單11單左右。這個數字,已經接近了網約車駕駛員的日均訂單數(約10-20單)。

在目前百度進行了大額補貼的情況下,蘿蔔快跑平均每單金額只有5元左右,因此單車日均收入不超過60元。

如果將來蘿蔔快跑日均訂單量和價格,都達到與網約車相似水平,以平均每單金額25元計算,單車日均收入可達到250元-500元。

再來看成本。

王雲鵬所說的盈虧平衡,很有可能是指直接跟車輛運營相關的成本,而其中佔大頭的,顯然是車輛自身成本。

由於需要配備激光雷達等設備,全球L4級別的自動駕駛車輛一直都十分昂貴。目前蘿蔔快跑在武漢使用的車輛,主要是Apollo第五代車輛,單車成本高達48萬元。

按照國家規定,出租車的強制報廢年限是8年,以此分攤,蘿蔔快跑每年的車輛成本是6萬元,摺合每天約164元。如果按照6年報廢分攤,每天成本約219元。

因此,目前來看,蘿蔔快跑的車輛成本就遠遠超過了收入,處於虧損運營狀態。

不過今年5月,百度推出了第六代無人車,成本僅20.46萬元,按照6年報廢分攤,每天成本約93元。

除了購車成本,還有運營成本。

目前蘿蔔快跑可以做到取消車內安全員,但仍需要遠程監控的安全員,每位安全員負責3輛車。以10000元/月的人力成本計算,單車日均成本約111元。

此外,假設電費、保險費、維修保養、停車費等單車日均成本爲50元,那麼綜合下來,第六代蘿蔔快跑無人車的單車日均運營成本約爲250元。

以此來看,如果配合服務價格上漲,蘿蔔快跑確實有望做到盈利。

事實上,隨着自動駕駛技術進步,無人車的硬件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今年以來,華爲、小鵬等國內自動駕駛企業紛紛推出了純視覺方案,而百度L2級自動駕駛本身也是採用純視覺方案。

不過,這只是計算了與車輛運營直接相關的成本,至於整個百度集團爲自動駕駛投入的研發等成本,就是另外一筆賬了。

按照百度方面的公開表態,百度每年爲自動駕駛投入的研發費用都超過百億。

而根據百度年報,百度核心營收中的“其他收入”(包括Apollo和小度等業務)爲96億元,Apollo在其中的佔比並未公開。

百度Apollo業務的收入前景,除了蘿蔔快跑之外,還有L2級別的自動駕駛、智能座艙以及百度地圖等業務。但是目前來看,百度重要的汽車行業合作伙伴極越和嵐圖,在銷量端都表現不佳。想要撐起整個Apollo業務,蘿蔔快跑身上的擔子的確不輕。

如果以單車日均運營成本250元,收入300元計算,蘿蔔快跑單車日均利潤只有50元,全年利潤約1.8萬元。想要幫助整個Apollo業務實現盈利,蘿蔔快跑或許需要在全國範圍內運營數以十萬計的車輛。

技術降本和政策放開,對蘿蔔快跑的真正普及而言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