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新紅: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多項重要任務,其中“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的內容備受關注。“一帶一路”建設是新時代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部署,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

剛剛過去的2024年,是共建“一帶一路”步入第二個“金色十年”的嶄新起點,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一是合作領域全面深化,從基礎設施向經貿、金融、人文、數字、綠色等多維度拓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0萬列,覆蓋亞歐36國300多個城市;烏干達卡魯瑪水電站、印尼雅萬高鐵等重大項目順利運行,彰顯中國建設實力。二是規則標準“軟聯通”取得重要進展,11年間中國與69個國家和組織簽署113份標準化合作文件,發佈2263項國家標準外文版,顯著提升了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三是合作範圍持續擴大,全球超四分之三國家和重要國際組織加入共建行列,與多國發展戰略實現有效對接,有力支持了共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四是合作層次不斷提升,從互聯互通項目拓展至經濟、社會、文化等多領域,系統性安全保障體系爲合作保駕護航。五是金融合作成果豐碩,創新投融資模式,爲共建“一帶一路”注入強大動能。

不過,共建“一帶一路”也面臨多重挑戰。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加劇,給共建“一帶一路”項目的推進和實施帶來極大不確定性。同時,共建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凸顯,經濟基礎薄弱、資金匱乏、自然環境惡劣以及債務負擔沉重等因素,對項目落地實施構成挑戰。此外,金融合作需求多樣化,既要滿足大型標誌性工程的資金需求,又要兼顧“小而美”的民生項目,這要求各國金融機構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參與並有效管控風險,進一步完善投融資機制和風險防控體系。展望未來,我們要堅定信心,繼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加強頂層設計與戰略規劃,確保合作方向明確、路徑清晰。進一步完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多領域合作機制,形成緊密、高效的合作網絡,包括定期召開政策對話會議與政策協調,確保各國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的有效對接。結合共建國家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制定具體、可行的戰略目標和發展規劃,通過深入調研瞭解各國的發展瓶頸和合作需求,明確階段性目標和重點任務,以確保共建“一帶一路”取得實效,同時要注重目標的動態調整和優化,以適應國際形勢變化和各國發展需要。在持續優化基礎設施“硬聯通”的同時,深化規則標準對接,健全完善“軟聯通”機制平臺,通過簽署標準化合作文件、建立標準信息平臺等方式,推動共建國家規則標準的銜接互認,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降低貿易壁壘,促進貿易往來和經濟合作。

深化務實合作與項目落地,推動共建國家經濟與社會全面發展。聚焦基礎設施、產能合作、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推動一批高質量、高效益的重大項目落地實施,統籌推進重大標誌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建設,注重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和長期效益,確保項目能夠真正惠及當地人民,促進共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鼓勵科技創新合作,共同推動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提升共建項目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推動共建國家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推動“一帶一路”與全球其他區域合作機制相互對接,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擴大“一帶一路”的國際影響力,推動全球經濟的復甦與增長。

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爲共建項目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通過加強金融合作,構建多元化、可持續的融資體系,爲共建項目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同時加強金融監管和風險防控,確保金融安全穩定。加強與國際法律機構的合作與交流,爲共建項目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推動共建國家加強法律制度建設,提高法律執行效率,解決共建過程中的法律糾紛,保障各方合法權益。加強安全合作與交流,共同應對跨國犯罪等安全威脅,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共建項目的安全保障水平。

加強人文交流與民心相通,夯實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基石。通過教育文化交流與合作,增進共建國家人民之間的瞭解和友誼,爲共建“一帶一路”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推動旅遊合作與交流,共同開發旅遊資源、打造旅遊品牌,吸引更多遊客,促進共建國家旅遊業的繁榮發展,提升國際知名度,爲當地創造就業機會和經濟。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世界經濟研究部研究員 逯新紅)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