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團遇抗議 蕭旭岑:彼此包容纔是交流目的

陸生參訪團今天拜訪臺大,遇上抗議學生拿標語要和他們交流民主人權。記者潘俊宏/攝影

陸生團今天上午到訪臺灣大學遇抗議,抗議學生高喊「這裡不是中國臺北」。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迴應,兩岸用語不一樣,必須彼此包容、求同存異,這纔是交流目的。

馬英九基金會邀請中國大陸7所大學師生訪問團來臺參訪、交流,由北京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邱勇率團,奧運桌球金牌選手馬龍、奧運射擊金牌選手楊倩隨團;陸生團在11月27日抵臺,今天上午到訪臺灣大學,一行人遇到抗議聲音。

待陸生團穿過社會科學院一樓抗議學生隊伍後,蕭旭岑接受媒體訪問。蕭旭岑表示,臺灣是一個多元自由的地方,可以表達各自的意見,復旦大學學生用了對岸習慣的用詞(指「中國臺北」),這也是一種表達力自由。

蕭旭岑認爲,兩岸交流應該是彼此感受不同的氛圍、氣氛,「我覺得這是好事」。復旦大學學生沒有惡意,重點在於祝福、稱讚臺灣隊拿到棒球世界冠軍,民進黨政客卻去霸凌學生,「民進黨真的是個霸凌黨,我真的覺得很遺憾」。

蕭旭岑強調,前總統蔡英文、總統賴清德講中華民國臺灣,這也是「中國臺灣」,因爲中華民國就是「中國」,民進黨立委領中華民國薪水,「怎麼可以這樣顛倒是非、然後去誤導國人呢」。

蕭旭岑重申,不要去霸凌一個小女生,兩岸用語不一樣,必須彼此包容,這纔是交流目的,應該要求同存異,否則如果大家都一樣,爲什麼要交流;中華民國臺灣就是「中國臺灣」,這種用語都是各自解讀,不需要特別把它放大。

對於部分意見認爲應該撤銷陸生團許可,蕭旭岑直言,「爲什麼要撤銷我們的訪團」,復旦大學學生沒有惡意,只是大陸用語跟臺灣用語不一樣,臺灣既然號稱是民主自由社會,難道連這一點都不能包容。

蕭旭岑提到,若要跟抗議學生有些交流「當然可以」,不過由於這個突發行程不在陸委會覈准範圍內,陸生團在臺規劃不能超越陸委會覈准的行程;這幾天所到處都受到臺灣民衆熱情歡迎,「他們纔是代表真正臺灣的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