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清查學術不端 985高校成學術造假重災區
大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通報學術不端行爲,同濟大學的論文也在列。圖爲同濟大學一隅。(圖/新華社)
大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日前通報2024年第一批次的學術不端行爲,共涉及15所大學,累計32篇論文。985高校更成爲學術造假的重災區,「上榜」的不乏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知名學府。
界面新聞報導,通報中,同濟大學、中南大學、山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江南大學、北京建築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寧夏醫科大學、杭州醫學院、徐州醫科大學、鄭州大學、福建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深圳大學均在列。
其中,江南大學成爲此次通告中學術不端「第一大戶」,累計有12篇論文涉嫌學術不端;全數論文均與該校一名老師於論文中虛構論文署名作者有關。西安交通大學的4篇論文存在抄襲剽竊、圖片使用混亂等問題。
山東大學的六篇論文存在圖片使用混亂,實驗原始數據、患者隨訪記錄等管理不規範的問題。同濟大學的論文存在圖片內部或圖片間重複等圖片使用混亂的問題,存在無法提供所有原始數據、擅自標註他人科學基金項目、未經同意使用他人署名、通訊作者和共同作者單位不實的問題。
大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同時指出,不少高校還存在請託、剽竊等問題。如有通過電話、簡訊、微信、電子郵件等形式爲自己申請的重點項目(未獲資助)向多位潛在的評審專家請託。
此前,部分中國學者造假引發「行業側目」,學術不端也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報導指,1997年成立於英國倫敦的學術期刊Hindawi,截至2023年8月5日,宣佈撤回中國學者1866篇文章,涉及浙江大學、蘇州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多所高校。
大陸教育部今年發佈《關於開展撤稿論文自查的通知》,要求學校決定開展撤稿論文自查工作,主動排查梳理撤稿論文情況,覈實論文撤稿原因,嚴懲學術不端行爲。隨後,武漢大學、山東大學、陝西中醫藥大學、西北政法大學、長沙醫學院、河南財政金融學院等都全面開啓撤稿論文自查工作。
在2023年5月的研討會上,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研誠信建設辦公室主任郭建泉介紹稱,「對於違規或學術不端等事件,自然基金委每年要收到超過600件投訴和舉報,一年查處人數接近或者超過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