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家嘴論壇|求解科技金融: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如何協同?
本報記者 郝亞娟 張榮旺 上海、北京報道
科技金融是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也是新質生產力的推動力量。
6月19日,證監會發布了《關於深化科創板改革 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以下簡稱“科創板八條”),拉開科創板改革再出發的大幕。
在發展資本市場的同時,商業銀行依然發揮重要作用。在2024陸家嘴論壇“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全體大會上,工商銀行行長劉珺指出,如果沒有大量債務融資嵌入到科技創新企業的全生命週期融資體系中,再多的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也無法撬動大規模的創新融資,因此,科技創新仍需要間接融資和商業銀行。
覆蓋科創企業全生命週期
從科創板支持科技創新的成果來看,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邱勇表示:“目前,科創板上市公司已有572家,總市值5.2萬億元;上市企業累計融資超過1萬億元。新一代技術、高端設備製造和生物醫藥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企業中約佔80%,並在衆多領域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使我國的科技創新由點的突破升級到系統的提升。2023年科創板公司投入研發強度爲12.2%,是A股公司平均3倍以上。”
中信證券研究團隊指出,科創板八條是在新“國九條”框架之下,對此前科技創新16條措施的細化,本質是爲了發揮資本市場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功能。
私募股權基金和私募創投基金也是促進科技創新的一支重要力量。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對私募股權基金和創投基金,證監會的態度是大力發展,但是要規範發展。PE、VC行業暢通‘募投管退’全鏈條,尤其要打通‘退’這一環節的堵點難點。自去年3月份境外上市備案管理相關制度規則實施以來,中國企業到境外上市非常活躍,這是好事,證監會的態度是要加快備案。”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科創板八條提出要完善市場交易機制、創投資金退出機制等內容。中信證券研究團隊指出,科創板八條提出要優化私募股權創投基金退出“反向掛鉤”制度,對專注於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創投基金減持其持有的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的股份,給予差異化政策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論壇期間,在上海金融業聯合會承辦的“科創金融工作室”專場活動上,10個全生命週期科創金融服務產品集中發佈,覆蓋了科創企業的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全生命週期。
上海金融業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科創金融工作室成立,旨在作爲上海科技企業與金融機構交流溝通的平臺,匯聚行業精英,聚焦難點堵點問題,共同探索科創前沿趨勢和金融創新訴求,共繪科創金融發展新藍圖,爲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與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聯動發展貢獻智慧力量。上海金融業聯合會作爲普惠金融顧問制度聯席會議辦公室,以顧問制度爲抓手,解決包括科創企業在內的急難愁盼關鍵問題,做實全生命週期服務,真正做到多元機構協同、靶向金融服務對接、全生命週期陪伴。
商業銀行可從三方面改變
爲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銀行也在積極創新。
從傳統商業銀行角度而言,劉珺認爲,第一,金融服務方式要再延伸、再重塑,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各創新領域,如果沒有大量債務融資嵌入到科技創新企業的全生命週期融資體系中間,再多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也撬不動大規模的創新融資,因此需要商業銀行在間接融資領域爲科技創新發揮作用。
第二,金融服務內容再定義和再深化,促進優質科技企業的培育和挖掘。如今作爲傳統商業銀行,簡簡單單地理解金融市場遠遠不夠,可能需要發展出垂直向度的產業知識,產業知識的提升能有效地幫助傳統商業銀行更好地完成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壯大科技自立自強。
第三,風險管理策略的再審視、再優化,有效地平衡發展和安全,這是自身改革的內容,將來商業銀行風險不單是控制管理風險,而變成定價風險,甚至下一步商業銀行會有目的主動地做工程化的風險管理體系,將來創造出一套模型。
那麼,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如何推動科技金融?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指出,金融支持科技企業與科技創新,一方面需要釐清金融功能配置的重點,不應只着眼於融資、投資等資金匹配,更應該關注風險管理、信息管理等金融市場基本功能的供給,以緩解科技金融服務功能失衡的矛盾;另一方面,需探討發展科技金融的中間目標與最終目標,不應只侷限於科技信貸、科技債券等衡量科技金融產品與服務的中間指標,更應該明確科技金融發展目標的優先次序選擇,例如,是着眼於促進經濟增長、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科技進步與科創成果增加,還是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企業活力改善等。目標選擇的差異,將直接影響金融支持科技發展的合理路徑選擇。
(編輯:朱紫雲 審覈:夏欣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