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大師集團首席技術官何世偉:以科技爲核心推動產業革新,賦能行業迎接智能化新時代
早在初中時,何世偉偶然在電視上看到譚浩強老師講解BASIC語言,瞬間激發了對計算機的濃厚興趣,後來這一興趣也成了他一生的事業。高中時,學校購買了10多臺COMX PC1微機,併成立了計算機興趣小組,何世偉積極參與其中,進入了那個剛剛嶄露頭角的計算機時代。正是這些早期的接觸和努力,爲他日後的求學和職業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憑藉卓越的學術成績,何世偉順利保送入天津大學,攻讀計算機軟件工學學士學位。在校期間,因成績優異,他還獲得了第二學位——技術經濟工學學士,並於1992年順利畢業。畢業後,何世偉選擇加入成都無縫鋼管廠,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作爲電子技術應用研究所的工程師,他迅速成爲公司重要的技術骨幹。
在成都無縫鋼管廠的十年裡,何世偉主導了多個進口系統的國產化項目,解決了許多技術難題。最具代表性的一次,是在英國進口的大電爐鍊鋼系統出現冷卻水流量異常問題時,他通過創新的編程手段,成功規避了硬件故障,避免了生產損失。他的傑出表現爲他贏得了成都無縫鋼管廠的多次表彰,並且在1999年被評爲高級工程師,同時獲得了成都市勞動模範榮譽。
隨着計算機行業的迅猛發展,何世偉意識到,自己可以做得更大、更廣。2000年,他決定離開穩定的崗位,投身創業,創辦了自己的軟件公司。這一時期,他參與了多款企業軟件和教育軟件的研發,服務的對象包括大型國企、外企以及政府機關。在這個過程中,他與日本企業的深入合作讓他積累了豐富的跨國經驗,也爲他日後帶領魯大師產品進入東南亞市場打下了良好基礎。正是在這段創業經歷中,何世偉遇到了“魯大師”軟件的創始團隊,並逐漸參與到這一標誌性產品的研發中。
2009年12月,何世偉應邀加入360集團,成爲“魯大師”軟件的核心開發者之一。在他的帶領下,“魯大師”軟件迅速成爲國內知名的硬件和系統測評工具,並且在產品更新和市場擴展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14年,何世偉與團隊一起成立了魯大師集團,並擔任執行董事和首席技術官,全面推動公司在技術和業務上的創新。在他的領導下,“魯大師”軟件經歷了多次技術迭代,從原本的硬件測評擴展到了更多軟硬件環境的支持,市場佔有率逐步攀升。尤其是在與AMD、英特爾等世界級科技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後,魯大師軟件的測評功能和數據分析能力受到了廣泛認可,成爲行業標杆。2017年起,魯大師軟件的市場佔有率穩居第一,累計下載量突破11億次,成爲國內測評領域的領導者。
除了技術創新,何世偉更注重將“萬物皆可評測”這一理念擴展到更多領域。他通過對智能手機、電動單車、電動汽車等產品的測評,拓展了魯大師的應用範圍,推出了全球首個VR評測工具和AI性能測試工具——AIMARK,這些舉措大大提升了魯大師在行業中的話語權。與此同時,憑藉對東南亞市場的深刻理解,何世偉推動了魯大師在該地區的產品本土化,其中,雙開空間(DualSpace)應用在華爲商城上線並取得了顯著成績,進一步加強了魯大師的國際化佈局。
作爲科技企業的領軍人物,何世偉始終不忘社會責任。他積極推動魯大師基金會的成立,參與鄉村振興、產業振興等公益項目,並在四川甘孜州德格縣捐贈物資,助力當地發展。此外,他還個人資助了一名貧困學生,幫助她順利考入中華女子學院,踐行自己的教育扶貧理念。
何世偉深知,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爲了推動技術創新和企業的長遠發展,他非常重視團隊建設與人才培養。魯大師集團與四川大學合作建立了智能實驗室,爲優秀學生提供實訓機會,培養了大量科技人才。此外,何世偉本人也參與了近100項發明專利的研發,進一步加強了公司的技術積累。
進入2021年,魯大師集團通過推出“魯大師Pro”進入了B2B領域,爲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資產管理和風險監控服務,併成功與英特爾和美團達成合作,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何世偉表示,未來魯大師將繼續拓展評測領域,進一步完善AI評測技術,並加強在智慧生活領域的佈局,滿足用戶對數據支持的需求。何世偉對公司的發展充滿信心。他強調:“隨着時代的變革,技術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源動力。魯大師將不斷推動技術進步,幫助企業和用戶實現更高效的數字化轉型。”他也堅信,在AI和大數據的浪潮下,魯大師將繼續站在行業的前沿,推動企業和行業的持續進步。
回顧過去的30年,何世偉見證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的飛速發展,並通過不斷創新和堅韌不拔的努力,成功實現了從技術創新到產業轉型的跨越。正如他所言:“永遠跟隨時代的潮流,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在這條充滿挑戰和機遇的道路上,何世偉和魯大師將繼續奮力前行,創造更大的未來。(供稿:陸清妍)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