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十二點患兒在搖籃陪騎手送單?熱評:“以假亂真”使不得
10月20日,美團官方公衆號發表聲明稱,網上流傳的多個視頻中,“凌晨十二點患兒在搖籃陪騎手送單”“在外賣員集中等單的地方用鼻飼管餵養患兒”“超時半個小時抱着患兒求顧客別給差評”等場景,均爲虛假擺拍,視頻中的拍攝時間及地點也與事實嚴重不符。 針對擺拍賬號及幕後推手,公司將採取相應法律措施。
截至21日晚間,新湖南記者梳理髮現,最早發出這些視頻的賬號已將視頻刪除,但各平臺仍有相同內容視頻流傳。
近年來,在各大商業傳播平臺,一些自媒體賬號通過虛構情節、虛假擺拍等手段“以假亂真”的事件時有發生,涉事的不乏知名“網紅”。
2023年,網絡主播沈某僞造“和閨蜜吃飯遭陌生男子要求陪酒”視頻,被依法查處;
今年上半年,浙江杭州博主徐某藝編造劇本,擺拍視頻,謊稱在法國巴黎撿到國內小學生寒假作業。後經查,徐某藝及其同事受到行政處罰;
今年9月,網絡紅人“東北雨姐”發佈的一段稻田蟹視頻被網友質疑爲擺拍,進而引發“紅薯粉條造假風波”等一系列連鎖反應而“塌房”……
虛構情節、虛假擺拍,卻對網友宣稱或暗示是事實,是一種誘導和欺騙。究其原因,無外乎打着“事實”的幌子,消費公衆的關注和情緒,以博取流量,以及流量背後的商業利益。
這類經過團隊策劃、擺拍造假、商業運作的“操作”,往往具有很大的隱蔽性、破壞性——不僅侵佔了公共資源,更衝擊了人與人之間寶貴的信任。
要知道,即便是“以假亂真”的視頻被識破,造假的自媒體賬號“糊”了、網紅“塌房”了,被影響了的互聯網生態和社會誠信氛圍,也不能立馬回覆如初。
短視頻、直播領域從業涉及人羣廣、內容海量,遏制視頻“以假亂真”是一項具有相當難度的系統工程,更是需要以“治未病”的理念提早防範、源頭施治的重要工作。只有不斷從道德、技術、行政、法律等多個維度綜合施策,提升從業者的素質、落實平臺監管職責、提高違法成本,形成全社會共同抵制視頻“以假亂真”的強大合力,方能保護好網民的合法權益,實現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營造清朗健康的網絡空間。
新湖南記者 陳普莊
更多精彩視頻,歡迎關注犇視頻視頻號
微信改版了
現在刷到我們的推文全憑緣分
拜託大家把三湘都市報“設爲星標”
讓我們的緣分更深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