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看世界》從一個細節,看美國逆天的資源消耗
美國鬧颶風,新聞上到處都是木頭房子被吹成碎片的慘狀。圖/美聯社
前段時間美國鬧颶風,新聞上到處都是木頭房子被吹成碎片的慘狀。有讀者靈魂發問:聽說美國小日子過得挺好,爲啥他們蓋房子都用木頭,結實的鋼筋水泥不香麼?
這問題好像很不值一提,我們看大片裡幾乎家家都住木房子,龍捲風啥的捲起來也是滿天的木頭片子。
但細想一下,同樣是發達國家,歐洲日韓都不是這樣,所以這跟有錢沒錢無關。而且木頭房子到底是先進還是落後?爲啥美國就如此特殊?
還好我之前在美國就是個建築師,獨棟住宅、公寓、航站樓各種類型都幹過。當時只道是尋常,現在回國後一比較,發現這模式是真特殊,是豐富資源和獨特國情的產物。
首先,美國遍地的木頭房子,主要是指 「郊區大豪斯」,也叫獨棟住宅(single family house),佔全美建築總數的90%。
實際感官上來說,當我們一腳油門離開市中心高樓大廈的CBD,很快會發現被獨棟住宅的海洋包圍,甚至開一個多小時都還是這種低密度的城郊住宅區,漫山遍野。所以說美國大部分都是木頭房子,沒有問題。
大規模蓋木房子的底層邏輯,是美國用豐富的森林和土地資源,憑藉高度工業化的實力 「造城」的結果。如果說大陸國內前幾年大建新區,是用鋼筋混凝土「豎着造城」,那美國就是在橫着擴張,攤大餅。
雖然佛羅里達多颶風,但當地建商寧可冒風險用木材而非水泥興建房屋,主要原因前者成本低、建造速度又快。圖╱美聯社
工業化和蓋木頭房子看似矛盾,其實是最符合其資源優勢的選擇。有趣的是,進入工業化社會後,美國是先用鋼筋水泥大規模蓋房子,二戰後才轉向木結構的。
19世紀美國引領了第二次工業革命,鋼材、水泥變得廉價,而電梯的發明讓高層建築成爲可能。1885年,芝加哥建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棟鋼筋混凝土的摩天大樓;1931年,紐約帝國大廈建成;而 「水泥森林」曼哈頓,早在100多年前就基本成型了。
家庭保險大樓(Home Insurance Building),世界第一幢摩天大樓,建於1885年,位於美國伊利諾州的芝加哥。(圖/取自維基)
那時候美國和歐洲類似,大量人口都住在市區的多層公寓樓裡,依靠地鐵和火車通勤上下班。二戰後,經濟蓬勃增長,「嬰兒潮」導致人口激增,房子不夠住了。那怎麼才能短時間內,滿足大量人口的住房需求呢?答案就是用工業化的手段,像生產香腸一樣,流水線「生產」房子。
面對同樣的困境,當時蘇聯的辦法,是用水泥預製板建了一大批「赫魯曉夫樓」,集中供應水電暖,主打一個高效集約。這也是今天大陸國內老城區常見的,五六層老破小的前身。
而美國的辦法是「氪金」,直接在城市外圍開建大片新城區,水電天然氣柏油路鋪到每家門口,再將木房子的整套建設流程高度工業化,也就是機械化伐木後,拉到工廠里加工成鋼木複合結構的房屋骨架,運到工地像搭積木一樣拼裝房子,主打一個舒適任性。
加上戰後家用汽車的普及,和高速公路的瘋狂建設,讓大量美國中產擺脫了火車+地鐵通勤的日子。他們可以每天從郊區的別墅,拐幾個彎兒開車上高速,進市中心的高樓大廈停車上班。大量人口逐漸搬到了郊區,形成了美國獨特的「郊區城市化」。
那麼這種高度工業化的美國木房子,到底好不好住呢?從我之前設計和居住的體驗來看,優劣勢都很明顯。
先來說說優勢,主要是抗震、造價低、工期短、維修擴建方便。另外因爲房產稅是按房屋價值的1-3%徵收,房子造價便宜,就可以少交稅。
以最常見的兩層獨棟住宅爲例,只需要找一塊平地,夯實後挖坑支模,預埋好水電燃氣管線,澆出一塊平整的水泥地,這地基就完事了。再往後就是從工廠運來木房子的各種結構件,在工地現場拼裝成房子的木骨架,這房子主體就算完工了。
骨架搭好了,下一步就是用石膏板釘牆面、做屋頂、訂購門窗、刷大白買傢俱內部裝修了。一般來說,一棟房子從開工到入住不超過10個月,效率很高。
很多人一提到木結構,就想到咱們的傳統榫卯古建築,其實區別極大,原理上更接近現代的鋼結構。
在木材加工廠中,松木被切削成一根根標準模數的板材,最常見的是橫截面2x4英吋的。乾燥防腐處理後,要浸泡在防火塗料中滿足防火要求。隨後板材被進一步加工成柱子、橫樑、屋頂的木桁架等。
杆件連接處的關鍵受力點用鋼結構或特製的鋼釘板進行加強,最重要的受力部件柱子,一般用膠水把多個杆件交錯疊壓在一起,組成結實的正交膠合木(CLT Cross Laminated Timber),這種膠合木承重能力驚人,蓋25層的大樓都沒問題,幾層小樓更是不在話下。
缺點來說,日常使用最大的槽點就是不隔音,比如樓上走路馬桶沖水聽得清清楚楚,因爲這種木頭房子的隔牆實在是太薄了,跟鋼筋混凝土的隔音效果沒得比。
還有木材遠不如水泥耐腐蝕,容易吸溼,室內最好保持恆溫恆溼狀態。記得原來物業經常發郵件提醒我們,出門別關空調,要24小時一直開着,否則木頭吸水容易發黴爛掉之類的。
好在美國是個能源大國,電、天然氣、石油量大管夠。
此外木房子再怎麼精心維護,每隔五六年維修一次都是免不了的,尤其是屋頂漏水。常見的是松鼠在屋頂打窩,下雨天房子就開始漏水,維修一次大幾千刀就沒了,也是很肉疼。
如果是生活在佛羅里達、內布拉斯加等颶風、龍捲風肆虐的地方,那還要格外小心,可能睡一覺房頂沒了。很多人會在木房子底下建一個混凝土的地下室,用來應對天災。
總體來說,美國遍地的木房子大豪斯,是跟吃牛排、開V8類似的美式生活象徵,都是建立在極其豐富的能源和資源基礎之上的。這種一家一棟大別墅,一人一輛小汽車的生活方式,消耗的能源極爲驚人。一個典型的美國家庭,每月用電量平均超過900度,再加上人手一輛車,出門買棵蔥都要開車的出行模式,綜合能源消耗抵得上十幾個中國家庭。
在環境危機愈演愈烈的今天,美國人這種「吃一半,扔一半」的奢侈生活方式能維持多久很不好說。畢竟地球,我們真的就這一個。(澄澈)
(本文來源:「環行星球」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