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結婚告別單身,但不告別自己!又要如何維持完整的自我?
失去自我?;摘自pexels網站
不少人談戀愛踏入婚姻之後,發現自己的生活變了,不能像以前單身的時候能自由自在,不太能保有自己的個人興趣,比如逛街逛到腿斷、和朋友喝到掛掉⋯等,都要顧慮伴侶的眼光。尤其當有小孩之後,更發現以往屬於個人的時間都被壓縮,甚至失去。不免在心中產生一個想法?一種懷疑?到底爲什麼要結婚?
尤其感情在不甚契合的情況下,更會產生一種想法,覺得戀愛結婚根本對自己沒什麼好處,甚至還會因此喪失「自己」。曾經在談論家庭事務的臉書讀過一則貼文,大意大致如下:
「我覺得結婚到現在最難適應的是:有了小孩好像漸漸沒了自己,因爲養小孩的緣故,我被限制許多事。因爲有小孩的緣故,上班和同事聚會時間受限制;因爲有小孩的緣故,很多事情都要被約束。
雖然我是有了小孩,我也喜歡我的小孩,但不代表我需要因爲擁有小孩而失去整個自己吧⋯⋯,難怪現在的女人都不想生,不想被小孩約束,這樣的心底話不能發在個版(會被公幹),只能在這裡發泄情緒」(改寫自臉書貼文)。
結婚後的身份危機
其實這則貼文,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不少人在結婚後,都感覺到自己的時間變少了,在以前單身未婚的時候,自己自由自在,想去哪裡?想吃什麼?或從事什麼活動,只要考慮自己的能耐與風險,自己承擔,不需有所顧忌。可是一旦戀愛結婚,往往不能自己同意就好,還要考慮伴侶的觀感,不能恣意妄爲,最開始的感受,就是「多一個人管我!」。覺得好不容易從原生家庭脫離出來,擺脫掉爸媽的掌控,現在卻跳進另一個家,受到另一半的牽制,如果太過自我,另一半不免會抗議,說自己沒有顧慮到他,是個自私鬼,搞不好,就引發兩人戰火。
人生爲自己,錯了嗎?結婚,錯了嗎?稍微任性過活,錯了嗎?
其實,並不是自己錯了,而是這個「自己」與時俱進,組成成份變得大不相同。
「我」到底是什麼?
我們往往認爲「自己」是一個穩定不變的實體,有一定的個性,不會隨着時間有所變化。這個說法不難被理解,比如當我們做心理測驗時,來得知自己是I人或E人的模式,或是覺得自己是屬於什麼類型的人?或具備什麼特質,這樣的「自我」論述,就是認爲人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實體,如果能頻繁地接觸它(自我)、審視它,就越來越能瞭解它。我們以一家百貨公司作自我的比喻,你越常去逛,就愈瞭解百貨公司裡頭的專櫃內容、場地配置。
但是,對人的「自我」另一種理解,則是自我不斷地在變化。比如青年期的自己和中年期的自己顯然不同,甚至判若兩人,生理的研究上也說明身體的許多細胞已經更替數輪,所以對一個人的理解(除非對象死亡)不太可能有窮盡的一天,換言之,人是無時無刻地在動態變化。我們再拿百貨公司做比喻,30年前的百貨公司,跟現今的百貨公司,雖然外觀是同一家百貨公司,但裡頭的專櫃內容、場地配置已經大不相同,你無法拿30年前對這家百貨公司的熟悉理解來認識現在這家百貨公司。
我們回過頭來說人的變化吧,一個人似乎有穩定不變的個性,但也確實因時間的成長而變化。前者,一個人穩定不變的個性,可能在人的成長中的每一階段中呈現出來。換言之,一個人在兒童階段的個性相似,在青少年階段個性也類似,但這兩個階段的個性可能不同。又如,一個人在婚前單身階段的自我是A狀況;在戀愛婚後階段是B狀況,A和B有很大的機率不同。但A和B都是同一個人的自我,只是組成的部份已然不同,就表現出不同的個性。
婚姻中的自我演化,擺脫婚姻中的自我消亡
以此觀之,拿生孩子爲例,生孩子前的自己,和生孩子後的自己,組成結構已然不同。比如生孩子後,自己的角色多了「爸爸」、「媽媽」的稱呼,這是因爲有了孩子,但「你」還是你自己,組成成份已不同,多了網絡中的成份,也就是不同角色的顯現,那也是「自我」的一部份。若用以前的你來看現在的你,當然會感覺失去很多個人性的自由,但相對來說,自己也多出了在人際網絡關係(羣)及在系統的位置。
如果我們停留在自己的悲傷,就會不斷哀悼自己的失去,如同本文一開始的哀嘆,覺得喪失自己。但是生命未曾停留,自我不斷在變化。隨着自我角色內容的變化,努力充填自己的角色任務將會感到自我充實。比如,婚後生子後,你多了「妻子」和「媽媽」的角色身份,就盡你所能學習並內化它成爲自己的一部分,而不是認爲要「額外」擔負這些角色任務。
當一個人要能與時俱進地同意與接受自我的演化,纔會對自己身處的位置滿意,不會覺得失去了什麼,沒有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