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總統稱臺灣代表處是錯誤 前外交官曝未來發展3劇本

我臺灣菸酒公司3日宣佈全收立陶宛漂流在海上的2萬多瓶蘭姆酒,結果立陶宛總統瑙塞達(見圖)4日在廣播節目中表示,允許臺灣「以臺灣爲名」開設代表處「是個錯誤」。(摘自Gitanas Nauseda推特)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表示,讓臺灣成立代表處不是問題,但是以臺灣爲名則是個錯誤,在這件事情上他並沒有獲得充分協調,引發臺灣社會高度關注。前外交官劉仕傑分析立陶宛的政治體制後表示,立陶宛總統的說法,凸顯出立國內部的政治角力;同時,他也提出未來會產生的3種可能發展。

劉仕傑今天(5日)在臉書上表示,立陶宛總統Gitanas Nauseda說,讓臺灣設立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TRO)是個錯誤;他還說,這件事他並沒有被諮詢(consulted)。Nauseda總統並未反對「讓臺灣設處」,他講的是「臺灣在當地館處的名稱」,也就是TRO。這件事接下來會怎麼發展?

劉仕傑指出,立陶宛是半總統制,總統是國家元首(head of state),負責外交及國安事務。而總理是政府首長(head of government),下有14個部長(包括外交部長)。而總理是由總統任命。這個政府制度,跟臺灣類似。

劉仕傑分析,立陶宛與臺灣相互設處,事屬外交事務,理應總統有權拍板定案。但目前根據Nauseda總統說法,他事先並未被諮詢使用TRO名稱,「這個說法令人詫異,也凸顯出立國內部政治角力」。

劉仕傑認爲,使用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這個名稱爲臺灣在全球各駐外館處首例,意義重大,但中國大陸並不能接受。接下來的可能劇本,包括:

A. 一切維持不變。

B. 臺灣仍然設處,但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臺灣代表處)改成Taipei Representative Office(臺北代表處),簡寫都是TRO,但後者在歐洲已有多例,算是給大陸下臺階。

C. 臺灣撤處,回到原點。

以上三種方案,個人評估C可能性最低,至於A或B,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