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談垃圾收費叫停 稱「懲罰」難改市民習慣
特首李家超認爲推廣愛國主義教育 可透過音樂電影劇集、參觀歷史建築等方面着手。(中通社)
影響全港750萬人的「垃圾收費」計劃在上屆政府通過條例草案,今屆政府在實施日期上一波三折,民調結果也反映大部分市民不支持垃圾收費,政府在5月21日宣佈決定暫緩計劃,特首李家超親述暫緩垃圾收費背後故事。
大公報報導,李家超指出,他決定暫緩垃圾收費的原因之一,是親身感受到前線清潔工受到計劃的負面影響。在五一勞動節當天,他走訪垃圾收費先行先試計劃試點之一的柴灣連翠邨,走進垃圾房瞭解清潔工在試行計劃後工作量倍增,更甚的是清潔工有可能觸犯垃圾收費的相關條例而被罰款及檢控。
報導指出,李家超指出,整個垃圾收費的法律設置有兩點問題,其中一點就是懲罰的對象:「我親身去了解,清潔工真是未停過,跟我傾談時全身(汗)溼,好辛苦,他在處理垃圾的過程中可能因爲垃圾收費而被罰。
其次,整體措施以懲罰爲主導,以懲罰方法去改變市民多年的生活習慣是困難的,應因地制宜,符合香港實際情況處理好相關計劃
報導說,超過七至八成市民不認同垃圾收費計劃,李家超形容聲音很響亮,「我覺得要了解市民不認同的原因是重要的,等同醫病一樣,發燒只開退燒藥不行,還要了解是否有暗病、病毒入侵等,要對症根治。好多講配套不足,理念不接受,推動環保回收要從不同層面,用不同模式,青年人可從教育入手,但對已50多歲人士,要改變其生活習慣就不能只從教育入手。」
另一方面,談及愛國主義教育,李家超指出,愛國主義教育分爲理性教育與感性教育,其中感性教育形式多樣,且更爲潛移默化、深入人心,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方式;他認爲,除了音樂,電影、電視劇等也是感性推廣愛國主義教育的方式。他說,香港在這一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未來可以在這一方面嘗試推廣。
李家超還表示,參觀歷史建築同樣可以培養愛國主義教育,如參觀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北京圓明園遺址時,現場的景象會令人回想起昔日中國的屈辱歲月,令愛國之情油然而生。這樣的感性教育更爲潛移默化、深入人心,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