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耽誤臺灣經濟

1995年,臺北市一場邁向亞太營運中心─貨物通關自動化成果發表會。(黃玉淇攝)

「亞太營運中心」是政府在約1994年、1995年之際提出的一個計劃,25年後因爲李登輝前總統的去世,再被很多人提起。25年來全球經濟後浪推前浪,如今臺灣早已沒有當年要成爲亞洲經濟樞紐的力量、雄心壯志和時機了。

1990年正是臺灣錢滿爲患,遊資找不到出路的年代,1993年辜汪會談背景下,兩岸政治破冰,面對正要起飛的大陸市場,不少外商都希望臺灣開放直航、三通,以臺灣作爲根據地,進軍大陸,「亞太營運中心」其實是符合當時情勢及經濟原理,一個自由化的開放政策。

已從臺大國發所退休的杜震華教授,是當年「亞太營運中心」四人研究小組成員之一,當年他們訪問很多國際企業,惠而浦新加坡東南亞總部副總裁當場承諾,「如果兩岸現在三通,我們明天就把總部搬到臺灣。」當時有這樣類似反映的跨國企業達好幾百家。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美國的FedEx(聯邦快遞),他們當時的747大貨機,從美國飛到臺灣,油料大概接近用盡,如果兩岸三通,他們規畫把臺灣當作營運中心,大型貨機從美國飛到桃園機場後,再以較小的貨機把商品分送到亞洲其他地區和城市。

以臺灣當年在亞洲僅次於日本的製造能力,加上鄰近大陸優良的地理位置,資金又是十分充沛,大家想想,幾百家跨國企業把總部移來臺灣,創造出數萬個高階經理人才職位,構建起全球經貿網路,對臺灣經濟有多大益處。

但由於1990年代後期臺灣政府對兩岸經貿採取種種限制,從1996到2008年,兩岸多拖了12年才三通,上海已經發展起來,很多企業直接把總部設在上海,因爲如果無法從臺灣直接、方便地進入大陸市場,「亞太營運中心」只是空談罷了,李登輝讓臺灣錯過了發展經濟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