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越來越接地氣

我常說:

產品冰冷,人品有溫度,企業家人格很重要。

有時候,創始人一句話,消費者會拋棄某個產品;反過來,如果創始人走到人羣中,立馬能收穫一批用戶。

這兩天,在短視頻平臺你應該刷到過他:蔚來汽車創始人、兼CEO李斌。

3月14號晚他在抖音上做一場直播,那天系統推薦給我,一開始沒在意,因爲看到懟臉播的男人,以爲哪個村裡的大叔要嘗試直播,滑走又滑回來,定睛一看,才意識到是李斌。

一週後,藉着各種內容片段的推送和短視頻平臺話題效應,李斌在抖音的粉絲數已經破23.2萬。

有網友說,這次直播很成功,不少詞條登錄各大平臺熱搜榜;還有人覺得李斌會成爲下一個汽車圈“社交媒體之王”。

說實話,短視頻平臺企業家做直播不是什麼新鮮事,前有小米雷軍、羅永浩,後有格力董明珠、海爾張瑞敏等,但汽車圈李斌還算第一位。

直播後,我也洞察到一系列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變化。

01

變化在哪?人們做任何事情之前喜歡加一個目的。這次也不例外,不妨思考下:李斌爲什麼直播?

前置原因蠻簡單。

2020年8月,蔚來對外宣佈BaaS(電池即服務)車電分離購車方案,三年多過去,最近調整電池租賃服務,主要爲了讓買車更便宜。

他們現在賣8種車,每種車都可以選用不同容量的電池,大的電池跑得遠,小的電池便宜一些。

蔚來現在把75度的電池每月租金從980元降到728元,100度的從1680元降到1128元,最大降幅爲每月552元,這樣可以讓用戶每個月都省下一些錢。

除降價,還推出一些限時優惠活動。

比如“租4個月電池送1個月”和“免費換電券”,還有每付一期賬單就送100元的優惠券,可以用來買新車時減價。

簡單講,這個新方案好處大概有三點:

一,買車時可以不用付購置稅,或者付得少一些;二,每年可以省下一筆不小的電池租賃費;三,買車的門檻降低了,標準續航車型便宜了7萬,長續航的便宜了12.8萬,讓更多人能負擔得起。

對於老用戶來說,他們對新方案有一些疑問;蔚來發佈會現場解釋了,不管是不是老用戶,或者之前已經選擇買斷了電池,新租金政策對所有人都適用。

這並不難理解對不對?不過,有件小事你可能不知道。

這類發佈會,特別跟媒體打交道時,常常因爲一個小問題的出現被無限放大的情況,就像前一段時間「理想事件」想必大家已經瞭解一二。

那麼,面對此類問題該怎麼辦?

最好辦法是杜絕小問題變大問題。而用戶溝通會中,有人剛好提議是不是能做一個直播來詳細介紹下蔚來的BaaS方案,這樣恰好避免問題被曲解的可能性。

李斌在現場,也分享他在廣州參加蔚來活動直播活動的經歷;經過大家鼓吹,想着何必不嘗試一下抖音直播,看看效果如何。

於是,“蔚來的李斌”抖音賬號就誕生了。這個決定不僅開闢一個直接和用戶、媒體溝通的新通道,也提供一種新方式來處理複雜的問題,更高效傳遞信息,何樂而不爲?

所以也就有了,我口中所述的懟臉拍式直播的出現,因爲沒有準備,只想針對發佈會後問題做直接解答。

02

我認爲,李斌要感謝一個人:周鴻禕。

因爲在周鴻禕那裡,蔚來不僅學到企業家直播,還看到了品牌營銷趨勢。你知道嗎?周鴻禕在短視頻上,不止一次地給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創業者提過建議。

他說:

網紅時代,企業家們應該放下身段學會做網紅,勇敢地去直播,和消費者面對面交流,多聽聽用戶的聲音。

另外還有企業家人格上,老周也給出親身的經驗。

他說:現在有些企業家總喜歡吹牛,還在公衆面前說之前承諾是隨便說說,這種態度讓人難以理解,人應該誠實坦率,不撒謊,不應該光說不做。

其次,也別端着。

所謂端即擺架子,別以爲自己已經成功,就無所謂了,每個人經歷不一樣,把自己當作普通用戶才能更好地理解市場和用戶,做出有用的產品。

對了,企業家還得“二兒”點。

二是誇獎,“二”的狀態指敢於創新,想別人沒想到的;像喬布斯說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很多動作一開始都被看作異類,但堅持下去,異類有可能成爲行業領頭羊,把曾經非主流變成新的主流;這一切,不僅要在直播間裡、視頻裡,日常生活中。

的確周大叔做到了,他發佈900多個視頻中五花八門,從日常跑步到攀巖,甚至失敗嘗試都毫不保留分享出來,讓用戶覺得極具親和力,所以,他認爲企業家要接地氣。

不知道理想汽車有沒有采納,但李斌、身邊高管應該看到並學到了;所以,他才成爲汽車圈第一個敢真正下場懟臉拍,帶着媳婦做直播的品牌創始人。

話說回來,這場臨時起意的直播首秀,他不僅聊了聊汽車,還聊了些家庭軼事,真給大家展示了不裝、不端,有點二的一面。

比如:

當有人問李斌怎麼看待理想汽車時,他說理想做純電車還不錯,自己還沒試過MEGA,但打算近期去試試,還玩笑說得看理想願不願意請他去,希望能拿到個邀請函。

他還提到,外觀上看,理想設計確實挺有創新,內飾還沒細看,但也在關注着。對於小鵬G9、極氪009車型,李斌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網友們對此也給予了高度評價。

媳婦多年前八卦問題,被批情商低,不應該公衆稱呼”小章“,於是,直接把本人拉出來做迴應。

網友們說,斌子格局大,沒什麼架子,很隨和,有親和力;還有的說路人緣不錯,從今天正式從“李總”轉變爲親切的“斌哥”,競爭對手們應該多學習下。

可以看出來,李斌深得周鴻禕的招式,這場面對消費者的直播很成功,即避免斷章取義傳播,又扭轉大衆對品牌的認知,還很好的利用素材進行產生正面的傳播效果,可謂深得網友們的心。

我經常說,短視頻的世界中,決定一個人對自我價值和存在的認知,往往不是他擁有什麼,而是他能爲別人做什麼。

情緒價值、口水價值,看似精神爽完的一段玩笑,都能給別人帶來實打實的快樂。原因無他,滿足他人的“被需要”,才能讓自己從中受益更多。

這就像:

一個廚子做一道菜,食材本質的品質很重要外,菜餚呈現給食客的味覺體驗、視覺享受也很重要。李斌通過直播巧妙地“調味”,不僅避免信息誤傳,還精準地把握了用戶的味蕾,提供一道道精神上的美食。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用在這裡最恰當不過。

品牌和公衆人際關係二者的形成、是介於利益的相互交換,大家在交流時,都想要獲得最多的好處,付出最少的代價;這種情感和信息的交換中,恰好提升了李斌和品牌的價值。

03

那麼,周鴻禕所帶來的只有不裝不端,有點二嗎?

當然不是。

在我看來,他還敏銳的觀察到,汽車品牌市場溝通的方式正在重構。想想看,以前汽車品牌與用戶溝通依賴哪些手段?

細數一下,每個營銷手段都很燒錢。雖然2023年財務報告還沒公佈,但拿2022年數據來說,蔚來在營銷上開銷佔總收入的21.4%;這意味着,每掙10塊錢,有2.14塊錢花在營銷上。

小鵬汽車,營銷和一般管理上花費達到53.05億元,增長速度高達81.7%,在這三家公司裡面排名第二。

所以,在現今M型社會裡,車企們也需要找到找到一條降本增效,花小錢辦大事的方法。

老周認爲,隨着市場變化,如果想抓住消費者的心,得用新招數,而企業家通過短視頻與大家互動,正是營銷重構的核心所在。

想想看,企業家和品牌是密不可分的,對吧?

一個企業家的個人魅力能直接吸引到消費者,消費者很自然就會把對個人的好感轉移到品牌上;這就是,爲什麼企業家要藉助短視頻成就品牌。

04

除非你住在農村,不然你肯定知道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他可謂新聞焦點,無論到哪裡都可以從公關資本中獲利。

去年,沃爾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寫的《馬斯克傳》,在我的朋友圈裡有人評論說,這本書簡直在講一個英雄的冒險故事,有什麼稀奇的?

英雄被召喚去冒險,開始他拒絕,最後接受神秘力量的幫助,在旅途中遇到各種困難,找到盟友,也面對敵人,歷經生死,最後戰勝困難,得到某種獎勵,然後帶着收穫尋找更深意義。

的確,寫的厚厚一本,這劇情還能在豆瓣達到8.6分,簡直了;沒辦法,人們對IP的迷戀超乎想象。

他還經常在推特發帖,幾乎每天更新,跟自媒體博主一樣動不動開噴,有時這種做法會惹上一些麻煩,但在注意力經濟社會中,毫無疑問會成爲優先分蛋糕的人。

亞馬遜的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Meta的扎克伯格,各種天馬星空的思想以及獨特的企業家人格標籤,也成爲了公衆的焦點。

國內你幾乎都知道。

小米的雷軍、新東方的俞敏洪、萬通的馮侖、搜狐的張朝陽、京東的劉強東、阿里巴巴的馬雲、美團的王興……

這些企業家不僅事業有成,他們個人魅力還幫公司省了不少廣告費。

就事論事,跟國外企業家相比,國內大佬似乎在人格標籤上稍微遜色一點。早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營銷行業流行給品牌賦予“原型人格”的做法,這種方法一直流行到現在。

在國內,這被稱爲“品牌人格”,主要有12種類型:

包括純真者(代表人物周冬雨)、探險家(王石)、智者(葉茂中);叛逆者(喬布斯)凡人(黃渤)、魔法師(劉謙);統治者(王健林)等等,有興趣的話,可以在網上查查看。

現在車企企業家也應該思考一下,我的標籤是什麼?暖男?實幹家?激進者?願景家?我不知道,答案留給企業內部思考。

說到底,消費羣體喜好在變,企業家得親自出馬了。

有次跟朋友吃飯,聊到選車話題。我說,給你3秒鐘時間,手裡有40萬要在蔚來、理想和特斯拉之間選一輛車,會選哪個?他沒猶豫就說特斯拉。

當再次追問理由時,對方說“感覺”不會差。同時這個問題,我又問了一下身邊人,他們有的說“我不知道怎麼選",但我清楚,如果在網上看到某個品牌或創始人有不太好的感覺,肯定會對那個品牌失去興趣。

後來,我回頭想了一下,感覺是門玄學,怎麼拿捏呢?

翻了翻認知心理學,找到一句解釋:“感覺”是我們對周圍事物的一種內心反應,是外面世界和內心世界相遇後的結果。

所以,當大家營銷手法都一樣時,確實該換換感覺了。

產品本身沒有情感,品牌背後的人格卻充滿溫度;與其在網上忙着與看不見的輿論較勁,不如走到臺前來一場暢快淋漓的真誠展示。

寫到這裡,我又想起老羅和王自如早年的對談。對消費者來說,事情很簡單,產品本身夠硬,老闆夠真誠,信任和支持自然水到渠成,想清楚這一點,很容易從不必要的紛爭中走出來。

總結而言:

車企,開啓人格時代。

李斌這隨意一播,一點都不隨意。我想,可能真誠溝通,坦誠相見,是車企業創始人與消費者之間非常友好、且高效的事情了,至少,至少,現在很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