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出訪遇冷 臺美關係警訊

(圖/本報系資料照)

賴總統上任後首次出訪南太平洋友邦,過境夏威夷,在美國智庫「東西中心」閉門致詞,並無驚喜,也無意外,但低調平淡讓人感到不安。因爲美方熱情不如預期,除了美國在臺協會(AIT)的必要人員外,只有地方官員,不見聯邦高官,即便視訊,也只聯繫到前衆院議長裴洛西。

回顧去年3月蔡英文總統的南美洲之旅,她去程過境紐約,回程過境洛杉磯,還在加州與衆院議長麥卡錫會晤,並兩度發表公開演講。

如果蔡總統去年的過境,美方接待規格史上最高,那麼今年賴總統的待遇就有點低得令人意外。至少辦個公開演講並不困難,無須降級到閉門致詞。

這代表什麼?代表臺灣對美國的戰略價值和以前不一樣了。

事實上,雖然美國一貫立場是將中華民國總統的過境視爲私人行程而非官方,但接待規格一向是臺美關係的晴雨表。接待規格愈高,見的國會議員愈多,就表示美國愈重視臺灣的戰略價值。如果相對冷淡,就意味美國不重視。這是國際現實,國人也無須介意。但賴總統在東西中心8分鐘的英文致詞,以「共榮的未來:臺灣是印太區域和平與繁榮的夥伴」爲題,就顯得有點熱臉貼冷屁股了。

分析美方的冷淡,應是反映美國印太戰略的可能轉變。川普即將上任,換黨執政加上川普獨特的用人風格,AIT高層能留任的恐怕不多。甚至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啓動大幅裁減聯邦人員後,AIT是否續存都未可知。川普對臺灣的民主成就興趣缺缺,也看不出有好感。他承諾「預防第三次世界大戰,恢復歐洲和中東的和平」,當然也不願看到臺海出現任何緊張。這都意味華府將重估臺灣的戰略價值。

臺灣將面臨和拜登時期完全不同的戰略環境。但遺憾的是,從賴總統致詞仍是滿滿的拜登式「美國敘事」,賴總統似乎認爲未來的臺美關係、美方關切事務、臺灣的角色都和以前一樣,沒有任何前瞻性的視野。

然而,我們大膽預判,川普的臺灣政策將不會有太多延續性,因爲他的內閣官員排除建制派官僚,國安團隊都用新人,他們將以全新視野檢視美中臺三邊關係。如果川普對自己催生的《美墨加協定》都能丟在一邊,宣稱要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徵25%的關稅,很難相信他對拜登的「對臺六項保證」會心存敬意。

期望賴總統表面不說,實際上已要求國安團隊投入川普變局的研究。如果沒有,建議儘快組成,廣納國防、外交、經濟官員與學者,發展各種想定與因應對策。如果放着正事不做,卻搞軍校通識教材的「去中國化」,那臺灣人民將會質疑,賴政府就只會「抗中」,不會「保臺」。(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