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嵛》:替造化傳神 爲山海畫傳
一部好劇①《昆嵛》:替造化傳神 爲山海畫傳
如果把山東半島版圖視爲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那麼隆起於膠東半島東部的昆嵛山,便是洞悉萬物的鷹眼。然而長期以來,相較於世人耳熟能詳的泰山、沂蒙山,昆嵛山似乎低調得鮮爲人感知。感謝山東衛視紀錄片團隊,他們歷時一年兩個月拍攝的四集自然人文紀錄片《昆嵛》,以自然人文爲底蘊,展四季三餐經緯,用鏡頭挖掘鍾靈毓秀的仙山故事、捕捉可親可愛的家山故事,爲“這山、這海、這人”揮就神采奕奕的點睛之筆!
昆嵛山擁枕黃渤海,橫亙煙威地,爲膠東半島屋脊,在1750平方公里的連綿山脈中,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就多達25座。
綠色山脈
昆嵛秋韻
遠山綠水
紀錄片《昆嵛》首集以《冬》切入,以雪爲線,忠實紀錄了2023年冬天,煙威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大的那場暴雪,立體詮釋了西比利亞西北季風掠過黃渤海暖溼海面,發生強對流上升匯聚爲雲團,迎面撞上昆嵛山被迫聚集擡升,形成降雪的神奇造化過程,生動展示了國內如此大面積冷流雪,惟在煙威的獨特冰雪資源,帶觀衆於白雪皚皚的昆嵛之巔,看膠東大地銀裝素裹,共同感受“中國最美雪窩”的“山冬”魅力。
雪域冬峰
雪後村莊
瑞雪兆豐年,飛雪迎春到。《昆嵛》的《春》之篇,以花爲線,講述羲仲來暘谷山測定春分節氣的民俗傳說;
於昆嵛山1388種野生植物中,聚焦尋覓山東稀有植物,山東省重點野生保護植物之一“山東銀蓮花”的艱辛歷程;
聚焦百年櫻桃浴雪而生、向陽而興的紅彤光景……
山東銀蓮花
紅櫻桃
在《冬》《夏》《秋》各集中,或以海腸捕撈呈現鮮美水產,或以黃金草再現菌種優育,或以紅蘋果展示耕耘收穫,或以赤松林還原防護養護,或以白鷺鳥紀錄繁衍生息。
飛瀑清泉之下,多彩躍動的生物多樣性之奇;
翠幹繁花叢中,恣意生長的生態之絢;
帶山負海之間,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美,無不令人流連忘返,心馳共情。
海腸捕撈
蘋果豐收
白鷺
赤松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昆嵛》緊扣“膠東革命搖籃”的文化標識,從昆嵛山茫茫的雪山,跨越到白山黑水的雪原,揭秘楊子榮爲什麼能“穿林海過雪原”的英雄密碼;
從昆嵛山爛漫的山花,回望“昆嵛之子”馮德英的“三花”文藝經典,闡發這片文學沃土對膠東人民性格的塑造;
楊子榮雕像
“三花”書籍
從禮讚雷神廟前鳴響膠東抗日第一槍,到致敬百歲將軍張玉華感動中國的“老兵敬禮”,再接續膠東兒女入伍參軍的熱烈場面,一幀幀畫面,無不宣示着這座精神高山的根魂所繫、紅色傳承。
張玉華將軍敬禮
膠東兒女入伍
《昆嵛》以“海上仙山之祖”“全真道教發祥地”之文化標識爲源,縱貫今古人文掌故,拍攝取景大開大合。
從頤和園畫廊上的《麻姑獻壽》畫作開啓,以麻姑蒸餑餑發麪的“神仙引子”,引出90後花餑餑手藝人勇於創新、勇敢創業的“電商花餑”故事,將天上飄飄仙氣轉換爲熱氣騰騰的人間煙火氣;
麻姑獻壽
90後花餑餑手藝人
從尋找昆嵛山蛹蟲草的跋涉,到奔赴西藏墨脫尋草雜交的探索,將一對農學教授夫婦致力科研創新的赤子情懷娓娓道來;
從王重陽入昆嵛求道、收“全真七子”的歷史名場面,到泰礴頂上,昆嵛山轉播臺工作人員登高塔剷雪搶修的默默奉獻;
從中科院職業女畫師尋找瀕危植物,到落筆成一幅生動美豔的植物科學畫的尋美之旅,再到村支書村帶領村民重建雪毀大棚,創辦合作社,讓山村脫貧奔小康的紅櫻桃傳奇;
從一位膠東女孩頂寒流趕海的自立自強,再到17對夫妻護林員數十年如一日的綠色堅守。
尋找蛹蟲草
登高塔剷雪搶修
《昆嵛》分明在用光影彈奏出一曲時代之歌: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讀懂了昆嵛山,就讀懂了膠東大地。
巍巍昆嵛
水墨山影
新聞界老前輩範敬宜說過,要到記者罕至,讀者罕聞的地方去做文章。紀錄片《昆嵛》的創作團隊,就是範老口中那樣的人。近年來,山東臺的紀錄片不斷火爆出圈,已經成爲繼魯劇之後,又一閃耀全國、傳播海外的文化品牌。
《昆嵛》無疑是迷人的最新一部。雖然昆嵛山橫跨煙威兩地行政區劃,但山東廣播電視臺、煙臺、威海的宣傳部(中共文登區委)均以滿滿的誠意共同出品,奉獻了一段“三方共謀一件事”的宣傳佳話。我想,這也是《昆嵛》成爲精品力作的硬核保障。
惟願這樣的佳話連連不斷,這樣的精品絃歌不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