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真主黨領導人遭以軍擊斃後反擊能力存疑,伊朗進退失據

據新華社援引以色列媒體報道,以軍28日確認,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在以軍襲擊中死亡。

​以色列國防軍於28日上午證實,納斯魯拉在以軍27日對貝魯特南部郊區達希耶(Dahieh)的真主黨總部發動的空襲中喪命。一名以色列官員在27日晚間告訴《以色列時報》,納斯魯拉不太可能在這次襲擊中倖存。截至目前,真主黨尚未就納斯魯拉的生死發佈任何消息。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劉中民向澎湃新聞表示,以軍誓要剷除真主黨高層的舉動表明,內塔尼雅胡政府正通過打擊真主黨以改善北部的安全環境,同時也希望藉此提振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他同時強調,短期來看,美國大選仍是決定衝突走向的重要因素。

“雖然內塔尼亞胡正在以一種難以預料的方式推進戰爭,但升級爲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仍然較小。內塔尼亞胡希望將衝突延續到美國大選結束,甚至期待特朗普再次上臺,以尋求美國加強對以色列的支持政策。”

真主黨“雪上加霜”,反擊能力存疑

以軍發言人在社交平臺X(原推特)寫道,以色列軍方“消滅了……真主黨恐怖組織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他再也無法威脅世界”。

哈桑·納斯魯拉出生於1960年,被外界視爲中東地區最知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在納斯魯拉的領導下,真主黨從一支爲抵抗以色列軍隊而成立的民兵組織發展成爲比黎巴嫩軍隊更強大的軍事力量,並一躍成爲黎巴嫩政壇的權力掮客,以及該國醫療、教育和社會服務的主要提供者。在納斯魯拉的指揮下,真主黨與以色列頻繁爆發衝突,其中最著名的一次當屬2006年的黎巴嫩戰爭,納斯魯拉也通過在這些衝突中的領導地位提高了自己的聲望。

“整個形勢將發生巨大變化。”位於貝魯特的卡內基中東中心副研究主任穆罕納德·哈吉·阿里在納斯魯拉的死訊被證實之前向以媒分析道。在哈格·阿里看來,納斯魯拉是凝聚真主黨的最重要人物。

路透社分析稱,以軍發動針對真主黨高層的軍事行動,或引發組織人員對內部安全的質疑。此外,在尋找納斯魯拉的繼任者一事上,與以往相比,真主黨或面臨更大的挑戰。

劉中民認爲,納斯魯拉之死對真主黨的直接影響有待觀察,但毫無疑問的是,納斯魯拉作爲真主黨的核心人物,如若真的被清除,將進一步打擊真主黨的信心。

“真主黨的危機在納斯魯拉被清除之前就已經開始了。此前的通訊設備爆炸事件重創了真主黨的組織網絡,造成了領導層和基層網絡的癱瘓,導致真主黨在隨後應對以色列的軍事打擊處於極其不利的境地。如果沒有此前的通訊設備爆炸事件,納斯魯拉的死亡不會對真主黨產生如此大的影響。真主黨的有生軍事力量雖然仍在,但其領導層乃至中下層官僚結構的領導能力正受到嚴重影響。納斯魯拉之死會加劇仇恨,但當前真主黨的對抗能力是存疑的。”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估計,真主黨擁有12萬至20萬枚導彈,包括精確制導導彈、武裝無人機、反坦克導彈和防空導彈。根據以色列方面的評估,真主黨擁有大約15萬枚火箭彈和導彈,包括能夠襲擊以色列任何地方的制導導彈和遠程射彈。分析人士評估稱,真主黨擁有約2萬至4萬名戰士。與2006年以黎戰爭爆發期間相比,目前真主黨的力量儼然更爲壯大。

不過,在通訊設備爆炸事件發生後,真主黨的對抗能力儼然飽受外界質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稱,真主黨的軍事結構在爆炸事件中受到有史以來“最沉重的一次打擊”。黎巴嫩安全部門消息人士稱,事件暴露了真主黨內部的安全漏洞,並在真主黨內部持續引發恐慌。

以色列步步緊逼,局勢升級?

有媒體報道稱,發起於27日的襲擊由以色列空軍第119蝙蝠中隊實施,採用以色列空軍的F-16I戰機投擲了數噸彈藥。

法新社援引黎巴嫩新聞網報道稱,接近以色列政府的消息來源稱,以色列總理在訪問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期間批准了這一行動。如果消息得到證實,納斯魯拉之死或標誌着以色列戰略的“重大突破”。迄今爲止,考慮到避免大規模地區戰爭,以色列一直避免直接暗殺納斯魯拉等知名度較高的領導人。

《耶路撒冷郵報》則評論稱,針對納斯魯拉的行動顯示了以色列的情報能力和決心。這一事件也表明,以色列在與真主黨的戰鬥中並不存在紅線——真主黨的每個人物以及他們藏匿的每個地方都將成爲以色列的必殺之靶。

就在27日的定點清除行動後,以色列仍在不遺餘力地針對真主黨目標開展空襲行動。《華盛頓郵報》報道稱,以色列國防軍在當地時間28日凌晨4:45發表聲明稱,以色列軍隊在凌晨襲擊了位於貝魯特的真主黨目標。半島電視臺援引黎巴嫩“廣場電視臺”(Al Mayadeen)的報道稱,貝魯特國際機場附近和貝魯特南部的多個地點遭到以軍襲擊,以國防軍此前不久向部分地點發出了疏散警告。以色列國防軍在社交媒體上表示,28日黎明前,以色列還襲擊了位於貝魯特以東貝卡谷地的目標。

“內塔尼亞胡通過消除納斯魯拉等領導人,展現出強硬的政治意願。內塔尼亞胡作爲修正派猶太復國主義的代表,特別強調武力解決問題,這與他的長期政策理念一致。假設以色列在未來沿用空襲手段,那麼黎巴嫩南部的局勢不會發生過大的變化。但假設以色列真的發動地面行動,真主黨的基層武裝力量仍然是未來該組織發起抵抗和復興的重要基礎。”劉中民分析道。

連日來,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已引發外界對爆發全面性地區戰爭的擔憂。作爲長期支持真主黨和哈馬斯等“抵抗軸心”成員的重要力量,伊朗在納斯魯拉死後是否將進一步深度介入衝突,也成爲輿論關注的焦點。

當地時間28日,針對近期以色列對黎巴嫩的襲擊,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表示,以色列政權應該明白,他們力量太小,無法對黎巴嫩真主黨的強大建設造成嚴重傷害,本地區的所有抵抗力量都站在真主黨的一邊並向其提供支持,本地區的命運將由抵抗力量來決定。

劉中民認爲,在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在伊朗遇襲身亡後,儘管伊朗在輿論和外交上有報復之聲,但實際行動有限。正因爲如此,以色列纔看清伊朗不會輕易發起報復行動的本質。

“長期衝突和代理人的不斷挑釁使得伊朗國內外政策矛盾重重。伊朗政府希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同時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而其代理人力量不斷挑起衝突,使得伊朗進一步陷入困境。哈尼亞之死也讓以色列看清伊朗並沒有太多反擊手段,這也是爲什麼以色列敢於對真主黨進行強力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