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克訪華、蘋果AI上線在即,看好產品創新大週期及其在華供應鏈 | 投研報告
天風證券近日發佈消費電子行業研究週報:庫克訪華、蘋果AI上線在即,看好產品創新大週期及其在華供應鏈。
以下爲研究報告摘要:
蘋果:AppleIntelligence有望於10月28日上線,全面看好AI落地帶來的需求提振。AppleIntelligence有望於10月28日上線,首批功能包括寫作工具、修圖工具和優化後的Siri輸入,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預計年底還將推出集成ChatGPT的更高級功能,目前已經上線測試版,ChatGPT集成提供更高級的信息處理功能,其準確度比Siri高出25%,並且可以回答的問題類型多出30%。蘋果公司高管庫克及傑夫·威廉姆斯開啓了今年第二輪"中國行",兩人均表示將繼續對中國投資,看好蘋果在中國市場的長期發展潛力和蘋果中國供應鏈增長。庫克於10月25日會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並表示中國是重要市場和關鍵供應鏈夥伴,將持續加大對供應鏈、研發等領域的投入。傑夫到訪了“果鏈”企業藍思科技和立訊精密的工廠,他表示過去5年在中國智能製造和綠色製造上投資了200億美元,將繼續在中國投資。
端側AI:字節跳動首款AI智能體耳機OlaFriend落地,看好AI驅動下的TWS需求復甦。OlaFriend接入豆包大模型,並與豆包APP深度結合,售價1199元。用戶佩戴OlaFriend後,可通過語音與豆包APP交流,並藉助高精度的Seed-ASR技術實現多場景智能體驗。據IDC數據,2024年上半年真無線耳機市場出貨3,508萬臺,同比增長5.6%;開放式耳機市場強勢增長,2024年上半年出貨1,184萬臺,同比增長303.6%。我們認爲,在AI刺激下TWS需求復甦明確,OWS或將成爲新增長點。
智能手機:1)市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已經連續五個季度呈現增長態勢,今年下半年智能手機市場開局勢頭強勁。IDC數據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爲3.161億部,同比增長4%。2)新機:高端芯片迭代引各廠商旗艦手機密集發佈,預計拉動四季度智能手機市場持續向好。10月9日,聯發科正式發佈天璣9400旗艦手機處理器,使用臺積電3納米工藝,定位“旗艦5G智能體AI芯片”。10月14日晚,vivo正式發佈新機vivoX200系列,首發搭載天璣9400移動平臺,換裝第三代藍海電池。高通即將發佈代號爲SM8750的下一代驍龍旗艦處理器,這將是高通自研的全新OryonCPU在手機平臺的首秀,一批搭載新一代驍龍旗艦處理器的手機也將隨後發佈。3)蘋果AI:預計於10月28日隨iOS18.1正式引入,看好AI端側落地對需求的拉動。蘋果的AppleIntelligence功能會給iPhone等設備帶來大量的智能能力,例如生成全新表情包,生產文案內容,智能AI搜索,通話錄音轉文字,日程規劃等等。
PC:聯想創新科技大會於10月15日召開,聯想智能體AINow正式登場。根據IDC數據,受成本上升和庫存補充等因素影響,2024Q3全球傳統PC出貨量同比下降2.4%,達到6,880萬臺。其中聯想以22.7%的市場份額佔據第一,出貨量同比上升3%。
面板:1)大尺寸:大尺寸:供需關係逐步轉向供需平衡,預計四季度各尺寸面板價格走向平穩。根據羣智諮詢研究數據顯示,在供應鏈上下游策略的調整中,四季度全球LCDTV面板市場供需比(面積維度)爲5.6%,供需關係逐步轉向供需平衡,預計四季度各尺寸面板價格走向平穩。2)中尺寸:和輝光電已量產出貨國內首款27英寸4KAMOLED桌面顯示器面板,拓寬了AMOLED顯示屏的應用場景。在桌面顯示器領域,和輝光電錶示目前已成功研發出國內首款27英寸4KAMOLED桌面顯示器面板,目前該產品已向客戶量產出貨。3)小尺寸:LTPOOLED功耗更低,我們認爲或將成爲生成式AI浪潮下智能手機的首選屏顯方案。與LTPSOLED相比,LTPOOLED的漏電流更低,可以在低於30Hz的刷新率下低功耗運行。Omdia預計,到2031年LTPOOLED顯示面板需求將達到5.2億片,複合年增長率預計約爲8.0%,其在智能手機OLED面板出貨量中的市場佔有率有望達到52.0%,超過低溫多晶硅(LTPS)OLED。4)上游方面:中國大陸在全球顯示器玻璃基板市場的份額已增至73%,主導地位不斷增強。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大陸在全球顯示器玻璃基板需求中的份額已增至73%,這被解讀爲夏普位於日本堺市的第10代液晶工廠關閉的結果。5)廠商業績:LGDisplay積極重組業務結構,虧損收窄71.6%。今年上半年銷售額爲11.9612萬億韓元,同比增長30.7%,營業虧損也從上年的1.9798萬億韓元降至5631億韓元,虧損收窄71.6%。LGDisplay正在積極重組其業務結構,計劃進一步擴大OLED等高附加值產品的比例,上半年OLED佔公司總銷售額的50%,同比提高7%。
建議關注:
消費電子材料:創新新材(與機械組、金屬材料組聯合覆蓋)、思泉新材、中石科技、福蓉科技、世華科技;
消費電子零組件&組裝:工業富聯、立訊精密、聞泰科技、領益智造、藍思科技、博碩科技、鵬鼎控股、歌爾股份、長盈精密、國光電器、長信科技、舜宇光學科技(港股)、高偉電子(港股)、東山精密、德賽電池、欣旺達、信維通信、科森科技、環旭電子、兆威機電(機械組覆蓋)、比亞迪電子(港股)、智迪科技、雷柏科技、創新新材(與機械組、金屬材料組聯合覆蓋);
連接器及線束廠商:連接器及相關:立訊精密、華豐科技、中航光電(與軍工組聯合覆蓋)、鼎通科技(通信組覆蓋)、博威合金;線束:沃爾核材、新亞電子、兆龍互連、金信諾、電連技術;
被動元件:上游原材料:潔美科技/國瓷材料(與化工組聯合覆蓋);MLCC:三環集團/風華高科/達利凱普;電感:順絡電子/麥捷科技/鉑科新材(金屬材料組覆蓋);晶振:泰晶科技/惠倫晶體;
面板:京東方、TCL科技、彩虹股份、深天馬A、聯得裝備(與機械組聯合覆蓋)、精測電子(與機械組聯合覆蓋)、奧來德、鼎龍股份(與基礎化工組聯合覆蓋)、萊特光電(化工組覆蓋)、清溢光電、菲利華、深科達、頎中科技、匯成股份、新相微、天德鈺、韋爾股份、中穎電子、易天股份;
CCL&銅箔&PCB:建滔積層板、生益科技、金安國紀、南亞新材、華正新材、中英科技、嘉元科技(電新組和金屬材料組聯合覆蓋)、諾德股份、德福科技、方邦股份、鵬鼎控股、東山精密、深南電路、興森科技、滬電股份(與通信組聯合覆蓋)、景旺電子、勝宏科技;
消費電子自動化設備:科瑞技術(與機械組聯合覆蓋)、智立方(與機械組聯合覆蓋)、思林傑、大族激光、賽騰股份、傑普特、華興源創、博傑股份、榮旗科技、天準科技(電新組與機械組聯合覆蓋)、凌雲光、精測電子(與機械組聯合覆蓋)、博衆精工(機械組覆蓋);
品牌消費電子:傳音控股、漫步者、安克創新(與家電組聯合覆蓋)、小米集團(港股);
摺疊屏產業鏈:東睦股份、精研科技、統聯精密、科森股份、凱盛科技、長信科技、長陽科技、匯頂科技;
汽車電子:電連技術、水晶光電、舜宇光學科技、聯創電子、裕太微、和而泰、科博達、德賽西威、菱電電控、湘油泵(與汽車組聯合覆蓋)、華陽集團、東軟集團(與計算機組聯合覆蓋)、保隆科技(汽車組覆蓋)、速騰聚創、禾賽科技、圖達通、四維圖新、百度集團(海外組覆蓋)、地平線、黑芝麻智能、經緯恆潤、伯特利(汽車組覆蓋)、中鼎股份、天潤工業、中科創達(與計算機組聯合覆蓋)、誠邁科技、小鵬汽車(汽車組與海外組聯合覆蓋)、理想汽車(汽車組與海外組聯合覆蓋)、蔚來、上汽集團(汽車組覆蓋)、比亞迪(汽車組與電新組聯合覆蓋);
自動駕駛:禾賽科技、圖達通、四維圖新、百度集團(海外組覆蓋)、地平線、黑芝麻智能、德賽西威、華陽集團、東軟集團(與計算機組聯合覆蓋)、經緯恆潤、保隆科技(汽車組覆蓋)、伯特利(汽車組覆蓋)、大華股份、海康威視
風險提示:消費電子需求不及預期、新產品創新力度不及預期、地緣政治衝突、消費電子產業鏈外移影響國內廠商份額(天風證券 潘暕,許俊峰,俞文靜,包恆星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