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聲勢直落

圖╱新華社

近五年大陸KTV新增數量

新聞提要■90年代,KTV品牌先後崛起,錢櫃、K歌之王、純K等大大小小的KTV,在各大商業中心遍地開花。KTV人潮洶涌,產業進入黃金時代,大陸KTV門市數量一度突破12萬家。

後疫情時代,大陸KTV產業沒有等到報復性消費,反而遭遇愈來愈少的客流、更保守的消費力,以及門市關店潮。2024年,KTV門市數量崩跌,天眼查數據顯示,大陸現存KTV門市數量已不到5萬家。自2015年以來,九年減少7萬多家。

九年減少7萬多家

陸媒圖數室報導,KTV於1988年傳入大陸,至今已經有36年曆史。當時的KTV,憑藉絢爛的燈光、朗朗上口的金曲和歡樂氛圍,集娛樂休閒與商業洽談功能於一身,成爲當時人們夜生活的最佳選擇。

報導指出,直到2015年,領導品牌錢櫃的北京首家門市「朝外錢櫃」熄燈,成爲業界由盛轉衰的縮影。2016年,傳統KTV數量銳減近60%。從近十年的KTV新增數量來看,2017年KTV數量成長態勢乏力。2018年起,KTV數量不增反減。2019年,KTV增量開始暴跌。到2023年,大陸新開的KTV僅910家。

「卡拉OK市場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KTV產業營收人民幣(下同)1,275億元,2020年下滑至597億元,跌逾53%。2020年至2022年,KTV營收未恢復元氣,雖然2022年營收小幅增長,增至614億元,也只有2019年營收的一半。短短几年時間,紅極一時的KTV也成爲夕陽產業。

然而,KTV產業蕭條有跡可循。首先是KTV的性價比不高了,以北京純K爲例,熱門時段的小包團購價614元,以最多六人計算,每人要花費102元。計算時間的話,102元只能唱半小時,春節期間更是坐地起價。另外,KTV的酒水價格也出現翻倍銷售的現象。

KTV的功能正逐漸變化,出現從「K歌房」變成「飯店」的趨勢。2014年,KTV的收入仍是包廂收入高於酒水飲食。自2015年起,酒水飲食收入佔比開始增加。到了2021年,KTV的酒水、飲食及其他服務規模佔比高達60.21%,遠超包廂收入。

「K歌房」變成「飯店」

「KTV+餐飲」的模式,吸引衆多年輕人邊吃火鍋邊唱歌,但火鍋好吃,卻沒歌可唱了,讓KTV處境尷尬。2018年,中音協曾要求大陸所有經營類KTV下架6,000多首音樂作品,其中包括多首金曲,如陳奕迅的「K歌之王」、鄧紫棋的「泡沫」、莫文蔚的「陰天」。

除了上述原因,如「新型社交娛樂方式增加」、「忙於生計,沒時間」等,也是現今消費者越來越不愛去KTV的原因。艾媒智庫報告顯示,有57.1%的人認爲KTV消費價格昂貴,但服務一般,整體性價比不高。55.9%的人認爲KTV曲庫老舊,跟不上時代潮流等。

另一方面,隨着網路發展,KTV這種依附在特定消費情境的活動開始轉移到線上。相較於傳統KTV,線上K歌不受時間地點限制,不需要找同伴,花費也不多,大幅降低唱歌娛樂的門檻。

只要有一支能上網的手機,隨時隨地想唱就唱。而且,線上K歌提供的即時合唱、AI修音、直播互動等功能,能更好地因應用戶社交互動需求。特別是經過三年疫情,消費者更習慣線上娛樂,線上K歌正搶佔傳統KTV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