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東梅:賀子珍的外孫女,下巴有顆痣神似毛主席,疫情捐款4500萬

1972年,工作中的毛主席收到女兒李敏懷孕的消息。開心之餘,他又想到全國經濟都正處在困難時期,女兒一家的生活也十分拮据,恐怕不足以養育這個孩子,又擔憂了起來。

爲了幫助女兒,他從自己的吃穿用度中節約出一筆生活費寄了過去,又寫信囑咐女兒一定要把這個孩子留下。

正是因着毛主席的關懷,這個名叫孔東梅的女嬰才能順利降生。

01.

身爲毛主席的外孫女,孔東梅可以說是帶着光環出生的。

毛主席對這個未曾謀面的小外孫女十分疼愛,就連名字也是他親自取的,用自己名字裡的“東”字和他最喜歡的梅花命名,寄託了對這個孩子將來能夠擁有像梅花一樣高潔品格的美好願望。

孔東梅從小便聽身邊人不斷地讚美着毛主席的功勳,這使得幼小的她儘管還未能與外公相見,卻也早早立下志向,將來也要成爲像外公一樣爲國爲民奉獻一生的人。

由於父母工作繁忙,她小時候一直跟隨外婆賀子珍在上海生活,6歲纔回到北京上學。一家團聚後,父母對她關懷備至,在家庭的關愛與教導之下,孔東梅逐漸成長爲了一個優秀的大姑娘。

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毛主席的外孫女這一身份給她帶來了遠遠超過旁人的關注。但她並沒有因此迷失方向,反而養成了更加低調的生活作風,身邊的老師同學都對她讚賞有加。

孔東梅的學生時代成績十分優秀,大學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後來又隻身前往美國留學,學成之後她毅然重回祖國,懷着報國的心願,創辦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希望能爲傳播紅色文化精神作出自己的貢獻。

02.

孔東梅在學習和工作中取得了許多成就,但全部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對於毛主席的外孫女這個標籤,她有時甚至會感到困擾。很多人見到她時,第一反應並不會感受到她本人的人格魅力,而是會說:“你和主席長得真像啊。”

的確,孔東梅可以說是毛主席的後代中與他最爲相似的一個,甚至連下巴上的一顆痣都與主席幾乎完全一樣。這樣的評價聽得多了,孔東梅也感到有些苦惱。她曾不止一次對人說:“我不願意生活在外公的光環下。”

在外人看來,毛主席的外孫女這個身份可是相當的值錢。有了這一層關係,她在任何場合應該都是如魚得水。然而,孔東梅對此的認識卻是再清醒不過。她很清楚如果自己利用這個身份謀取方便,這不是主席想要看到的。

她在留學期間,曾收到母親李敏寄來的一本回憶錄《我的父親毛主席》,書中毛主席的形象與歷史書裡和電視上宣傳的都不同,顯得更加生動,更爲平易近人。

從那時起,她便產生了一個念頭:儘管自己無緣與外公相見,但她要儘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認識到領袖光環背後的那個有趣而慈愛的毛主席。

說幹就幹,她從家中收集了一大批毛主席的舊衣服和書本,還有家人之間往來的信件,並親自撰寫文章,描述自己眼中所見的外公毛主席。最終,她辦起了名爲“領袖家風”的展覽,獲得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與讚賞。人們從她收集到的這些資料中,見到了一個更有風度的毛主席。

03.

在事業不斷蒸蒸日上的過程中,孔東梅也收穫了自己的幸福,組建了屬於自己的家庭。她的丈夫和她一樣,都是心繫國家與人民的企業家。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他們夫妻帶頭向國家捐款,總計4500萬元,爲國家抗疫事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這些捐獻他們並沒有大張旗鼓地聲張。就如同她多年以來的生活方式一樣,孔東梅仍然要求自己和丈夫都保持低調。對她來說,先輩的光輝事蹟並不應該成爲自己的靠山或是吹噓的資本,而是應該作爲自己不斷前進,爲國家與人民的事業貢獻的動力。

不求聲名遠揚,只求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家人,對得起社會。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