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國家公園成立41週年 新書發表一窺史前人類生活

墾丁國家公園成立41週年,管理處今天舉辦週年慶,發表新書《南岬・逆時光》,處長陳乾隆(左)與清華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邱鴻霖合影。記者潘奕言/攝影

墾丁是臺灣第一座國家公園,今年成立41週年,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天舉辦週年慶,包括《南岬・逆時光》新書發表會,及40週年影片「仰望大尖山的我們」首映會,回顧40年來國家公園在生態保護及環境教育上的成果。

墾丁國家公園於1982年成立,是臺灣第一座國家公園。墾丁在臺灣擁有獨一無二的地理及氣候環境,孕育出獨特的生物多樣性與自然景觀,也成爲國際級旅遊勝地,如何在生態保育及發展觀光間取得平衡,並調和與居民間的衝突,一直是墾管處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2019年墾管處在進行鵝鑾鼻公園賣店與停車場更新工程時,發掘出一處4千年前的遺址,連忙進行搶救性考古挖掘,也成爲屏東縣第一處縣定考古遺址,並證明墾丁不只有豐富的自然資產,也有重要的文化歷史遺產。

爲了保存考古資料並讓更多人瞭解這珍貴的臺灣文化資產,墾管處委託清華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邱鴻霖,及中研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李匡悌,出版鵝鑾鼻考古遺址與人文史蹟科普書籍《南岬・逆時光》,記錄這塊土地蘊含的豐富故事,並於今天發表。

書中記錄了埋藏在鵝鑾鼻珊瑚礁層中,4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聚落遺址,挖掘出爲數可觀的陶片羣、貝器、石板、骨骸等遺物,可瞭解當時人類的生活型態及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能力。其中一隻出土的精緻魚鉤,展現當時人類已有精細的貝類加工技術,並呈現成熟的漁獵活動。

墾管處表示,琅嶠(恆春)的原住民王國於17世紀大航海時代躍上國際舞臺上,琅嶠的歷史時光脈絡也從17世紀紀錄至今,再往前就幾乎毫無史料可循,鵝鑾鼻新石器時代遺址正好填補這段史前空缺。

書中將艱澀枯燥學術報告,轉化爲淺顯易讀的科普文章,搭配繪圖與文字講解,讓普羅大衆認識千年前人類在鵝鑾鼻海岸的生活方式,認識4000年前臺灣鵝鑾鼻與南島世界的連結。

墾丁國家公園成立41週年,管理處今天舉辦週年慶,發表新書《南岬・逆時光》。記者潘奕言/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