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謀劃城市“成長座標”(人民時評)

常 欽

實現城市城區空間範圍確定的標準化,是科學實施城市統計監測、規劃建設,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性工作

想要合理安排城市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先要精準掌握城市有多大、哪裡能規劃。據自然資源部消息,我國首次完成683個城市城區範圍確定,實現了城市城區範圍的空間化、定量化和精準化。目前城區範圍確定成果已應用到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實施監測、城市空間監測和體檢評估等國土空間監測分析工作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嚴格管控城鎮開發邊界,推動城鎮空間內涵式集約化綠色發展”。城區是觀察城市化發展演化趨勢、研究城市化的基本空間單元。我國城市有集中型、組團型、帶型等各具特色的形態,有江河穿城、星湖密佈等迥然不同的自然條件,打造一把以客觀標準度量城區的“尺子”意義重大。實現城市城區空間範圍確定的標準化,是科學實施城市統計監測、規劃建設,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性工作。

推動城區空間定量化、精準化,才能科學統籌謀劃好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例如,河北雄安新區設立後並沒有急於大興土木,而是高強度、高密度、高質量地推進規劃編制,藉助先進科技手段,融入智能管理、數字城市、綠色低碳等先進理念,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後再開工建設。當地羣衆感慨:“從小區步行5分鐘到幼兒園,10分鐘到小學,15分鐘到中學,步行300米到公園。這是一座人民的城市。”城市是我國各類要素資源和經濟社會活動最集中的地方,城區範圍成果數據及劃定技術具有很強的後續擴展潛力,進一步疊加人口、用地、產權、產業等信息,能爲規劃建設以人民爲中心的宜業、宜居、宜樂、宜遊城鎮環境提供支撐。

近年來,國土空間規劃方面的一系列改革發展舉措,引領帶動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實現持續健康發展。以福建廈門市爲例,當地畫出全域空間規劃多規合一“一張藍圖”,把城市建設融入自然山水格局中,推動“經濟產值”和“生態顏值”同步提升,“碧海銀灘、清水綠岸、藍天白雲”成爲城市金色名片。城區範圍作爲城市重要基礎信息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信息系統中,爲推進符合我國國情特點的城市研究和規劃實踐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礎,將成爲新型城鎮化戰略決策的有力技術工具。

城市是現代化的重要載體,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抓好城市這個“火車頭”,科學謀劃城市“成長座標”。2014年在北京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曾形象比喻城市建設發展“不能‘腳踩西瓜皮,滑到哪兒算哪兒’”。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爲“牛鼻子”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一子落滿盤活。以城區範圍確定成果爲基準,科學規劃城市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必能讓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13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