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多福‧孟:問題,是爲了讓人邁向成熟、找到快樂
快樂是沒有辦法用想的,快樂要用感覺的。生命中所發生的任何問題,都要回頭先照顧好自己,因爲問題,都是爲了要幫助我們才發生的。
克里斯多福‧孟(Christopher Moon)*加拿大人,國際演說家、生命教練和訓練師*在個人及團體引導的領域上有超過二十五年的經驗*將先進的心理學、堅實的靈性根本原則和生活技能作綜合性的結合*在個人發展、親密關係、以及開發個人天賦的領域上,創造出一種獨特的體驗性方法
幾年前的一個機緣下,我受邀參加了克里斯多福‧孟在臺北的課程。第一次在教室裡看到他的時候,我很直接感受到他這個人的簡單與樸實,他話不多,態度相當溫和。站在一旁,除了老外的外表之外,坦白說,他並不起眼。這跟一般西洋人給人那種充滿活力、樂觀進取的感覺很不一樣。他身上散發的是另外一種相當少有的平穩、安定的氣質。他不刻意找人攀談,卻又不失參與,常常只是很安靜的在一旁默默的微笑。
在臺上講課的時候,一如臺下的自然,他慢條斯理的解釋心理學上的一些基礎概念與理論,無論是態度或內容一點都不浮誇,相當平實。接着,我們會聽到他娓娓道出他跟妻子還有孩子之間的互動關係,這個時候,你會看到他天真與熱情一面。而當他開始說起他如何在兩性關係、親子關係裡體會個中道里的時候,你又會看到他頑皮、逗趣與幽默的真性情。
他毫不保留地以家人爲例,讓那些冗長、艱深、無趣、枯燥的教條生動了起來。從他身上除了感受到簡單與單純之外,更重要的是他那股真誠的魅力。
克里斯多福‧孟,加拿大人,是臺灣女婿。有着深厚西方心理學的訓練,加上與臺灣妻子的長年相處經驗,從他心理分析的論述中,你會聽到他具東方思維的分析與務實的生活體驗。這對東方學員來說是相當具有說服力的。
在個人及團體輔導的領域裡,他已經有超過二十五年的經驗,他是一位國際演說家,同時也是一位知名的生命教練和訓練師。在學習各種不同的心理學門派之後,他綜合了先進的知識與智慧,集結自己的研究和生命體驗,與妻子共同創造了以靈性成長爲核心的生活哲學。多年來,無論在個人發展、親密關係、親子關係、以及開發個人天賦的領域上,都有他獨到的體驗分享,以及課程帶領方式。
在臺灣他出版過兩本書,一本是《與心靈共舞:生命的禮物》另一本是《親密關係:通往靈魂之橋》,書中道出了人對愛與被愛的渴望。從實踐愛與被愛的過程中,我們都曾歷過痛苦、恐懼,也曾體驗過狂喜與歡樂。總而言之,我們在渴望建立永恆真摯的親密關係同時,又深怕再度受傷。
———————————————Q&A—————————————————
賴佩霞:你近期談的都是關於覺醒的話題,你如何把覺醒的概念很務實地跟生活結何在一起?
克里斯多福:我目前談的大都圍繞在兩個層面上:一個是覺醒,一個是跟情緒的成熟度相關的議題。我們大部分人的情緒都相當不成熟,幾乎在很小的時候就不再進化了。你會看到很多人碰到問題的時候,情緒反應就跟五、六歲一樣,身體年齡雖然繼續成長,但情緒年齡卻停滯在小時候。
當人處在一個社會化的環境裡,每個人都努力要戴上社會所能接受的面具,儘可能的想呈現出有自信、有吸引力、有能力的樣子。因此一旦遇到問題,就一定要隱藏好,不能讓真實的樣貌露現。如果有人問你近況如何?你必須說你很好;如果有不愉快的感覺,都儘量避而不談,很自動地轉向談論別人,或談論今天天氣如何、社會環境如何如何….這樣的話題畢竟比較安全。每個人都試圖維護表面的形象,只允許自己呈現社會所能接受的那一面,因此,對於感覺我們都很疏離,既然疏離,就無法成長。
賴佩霞:很多人都在鼓勵正向思考,這是否對情緒真的有幫助?如果一昧強調正面思考,是否也會忽略自己的感受,關於這一點,你怎麼看?
克里斯多福:世人把想法和思考都看得太重要了,認爲那些都比感覺來得更重要。你知道,快樂是沒有辦法用想的,快樂要用感覺的。是的,你可以想,但如果你沒有經驗過,你是不會有快樂的感受。
人們所有對自己的想法,都是源自於自我懷疑,因爲不知道自己是誰,所以只好創造一些「我可能是誰」的各種信念。如果沒有實際體驗過,沒有真正去經驗、去感受,少了感覺,人永遠都不可能知道自己是誰,也不會有快樂。
「覺醒」就是經驗了我是誰的那一刻
賴佩霞:就像你說的,人們長期活在社會化的面具底下,要體驗真實的感受,對很多人來說並不容易,你如何帶人體驗感受,同時體驗快樂?
克里斯多福:人們都想回避和否認自己不快樂這件事。至少要隱藏起來不要讓人看透,其實,我們碰到的各種問題、麻煩,都是要帶領我們進入快樂的入口。問題會引發負面的情緒,讓我們覺察自己有不愉快的感覺,例如悲傷、罪惡感、無價值、焦慮..等等。我們心裡之所以築起一層層厚實的高牆,就是爲了要避免碰觸這些不舒服的感受,也因爲這樣,當生活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第一個反應就是:喔討厭!主要原因是因爲我們不想面對那些不舒服的感覺跟情緒,於是,馬上就跳到頭腦裡,想從腦袋中找到問題的解答。
有位研究意識的科學家發現;一個問題的產生,是由一千一百萬個因素造成,而人的頭腦,一次只能理解其中二十五個原因。一個問題之所以存在,遠遠超過頭腦所能理解的範圍,而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爲頭腦可以提供問題的解答。其實,問題的存在,只是爲了讓我們找到失落的快樂。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62期/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