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產融合“下金蛋”———安徽推動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爲新質生產力

編者按 以科技成果轉化爲核心,從“成果賦權”到“揭榜掛帥”,從科技創新到市場落地,一系列舉措打破壁壘,激活創新源泉;以“專精特新”企業爲基石,從中小企業到鏈主企業,層層遞進的企業培育體系,繪出成長之路;以數字化轉型爲引擎,從企業的智能化升級到產業鏈的整體優化,從產業集羣的協同發展到園區的數字化管理,澎湃轉型動能;以“畝均論英雄”改革爲標尺,從精準服務到資源配置,從科學評價到多元激勵,提升轉化效率。

依託這些發展路徑,安徽製造業正在實現從量到質、從速度到效益的全面躍升。本版塊着重展現安徽製造業以多層次、多維度的戰略佈局,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的跨越式發展。

合肥的西邊有座科學島,島上有個“小太陽”,遠近聞名卻又頗爲神秘,如何讓“小太陽”更好發光發熱照亮更多人,“沿途下蛋”機制來幫忙。簡單說,“沿途下蛋”是一種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措施,助力大科學裝置誕生科技成果,將其“孵化”並走向市場。

“人造太陽”光學技術衍生新型安檢設備、穩態強磁場技術助力研發抗癌新藥、同步輻射光源幫助提升新能源汽車電池的“續航力”……近年來,越來越多大科學裝置成果實現產業化,科技成果轉化一頭連着科技創新,一頭連着產業創新,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能。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強創新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紮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基礎是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關鍵是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途徑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六位一體 解難題 辦“大事”

錨定“三地一區”戰略定位,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安徽底氣十足。

緊抓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一國家級創新平臺,安徽組建並運行了大健康、能源、人工智能、環境等6個研究院,共佈局各類科研項目超200項。

大科學裝置“沿途下蛋”機制逐步形成,截至目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梳理大科學裝置衍生技術成果176項,催生中科離子、中科太赫茲等企業22家。

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等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取得重大進展。量子信息領域,相繼推出了“墨子號”量子通訊衛星和“九章”“祖沖之號”系列量子計算原型機等重大原創成果,成功研製了國際先進水平的鍶原子光晶格鍾,這個鍾,72億年的誤差不超過1秒。

聚變能源領域,“人造小太陽”的全超導託卡馬克裝置成功實現了穩態高約束等離子體在一億度狀態下運行403秒,刷新了世界紀錄。緊湊型的核聚變試驗裝置正在建設,將在世界範圍之內首次演示聚變能發電,目前已經走到了科學研究到工程試驗的跨越點上。

深空探測領域,創建全國首個深空探測實驗室,今年3月深空探測實驗室研製的天都一號、天都二號探月衛星成功發射,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雙星編隊飛行。

“零基預算”改革讓科技資金“集中財力辦大事”。2023年,安徽省通過資金整合等有效措施,將科技攻關資金由往年的4億元增加到10億元。單個項目支持強度由原來平均81.7萬元提升到469.5萬元,提高了5.7倍,特別重大的項目省支持資金可達億元以上。

近年來,安徽加快推動建立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型科研組織模式和資源配置方式,強調“產學研用金服”六位一體,圍繞全省十大新興產業領域最關鍵、最迫切的共性技術難題,探索採取定向委託、“揭榜掛帥”等新機制,進行核心技術突破,力求提升全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爲全省高質量發展增強內生動力。

賦能益企 聚資源 強“主體”

3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並列全國首位;爭創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44家、居全國第6位;規上製造業企業創新活躍度居全國第3位……一組組真實的數據直觀展示了安徽科創型企業的活躍身姿,以企業爲主體的製造業創新體系正在加快構建。

“安徽高度重視企業科技創新工作,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動企業創新實力和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目前,全省81.4%研發投入、80.7%研發人員、87.7%研發機構、80.2%發明專利來自企業。

2020年,安徽省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整合實施“三首”政策,以省政府名義印發《支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件發展若干政策》,在助力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填補國內空白以及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等多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累計培育“三首”產品1697項,直接創造經濟效益700億元,去年新增36項“三首”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企業科技創新實力的提升離不開創新資源的投入,“創新的根本在人才”,企業迫切需要的科技創新人才哪裡來?

2023年,宣城市在全省地級市率先探索“科技副總”引才機制,在徵集企業需求基礎上,選派高校教師和科研人員赴對口企業擔任“科技副總”,幫助企業“一對一”解決技術難題。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機械教工黨支部書記劉勇便是首批選派的21名“科技副總”之一。2023年4月,劉勇受聘成爲安徽雲華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的“科技副總”。上任以來,他帶領科研團隊在技術攻堅、產品研發、成果轉化和協同育人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

“‘科技副總’進入企業後,我們最大的感受是創新能力加快了。”雲華智能裝備總經理王安麗告訴記者,過去市場出現新的產品需求,企業自產自研往往要耗費很長時間,而如今在“科技副總”和專業科研團隊的支持下,響應速度快了很多,可以幫助企業迅速佔領市場。

今年,“科技副總”這一典型經驗做法在全省範圍內複製推廣。7月,2024年首批安徽省“科技副總”認定名單公佈,300餘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將奔赴產業一線,爲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注入“人才活水”,亦爲企業作爲科技創新主體“保駕護航”。

賦權改革 通“堵點” 促轉化

衆所周知,科技創新不易,倘若科技成果不能進行落地轉化,便是一種巨大的浪費。

過去科研團隊想轉化並不容易,體制機制、專利使用等方面都存在‘堵點’。如何疏通“堵點”,打破困局,讓更多科研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

2020年,中國科大作爲國家級試點,在安徽省率先啓動賦權改革,將傳統的“先轉化、再獎勵”模式,改爲“賦權+轉讓+約定收益”新模式,將科技成果所有權通過先賦權、再轉讓的方式完全讓渡給科研團隊,學校與科研團隊按照協議約定收益分配比例。

來自中國科大核探測與核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曹平副教授,把握成果賦權改革試點機遇,帶領科研團隊創辦合肥中科採象科技有限公司,在成立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就與中國海油協作,在海洋油氣勘探採集裝備上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並全面進入產業化進程。

“這項改革讓科研人員能夠在從事科研工作的同時,更好地將科技成果落地轉化,轉化後,有了資金的支持,也可以圍繞產業化需求,加快技術攻關。”說起賦權改革,曹平很是感慨。

2023年,“賦權+轉讓+約定收益”的科技成果賦權模式推廣至106家單位,基本實現了省屬高校和區域醫療中心全覆蓋。

2024年4月,省政府印發的《安徽省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體系建設行動方案》,聚焦“轉什麼”“誰來轉”“怎麼轉”等問題,突出以需求爲牽引、產業化爲目的、企業爲主體,提出破解舉措。截至2024年8月底,全省累計賦權成果868項,成果估值4.97億元,成立或入股企業82家。

除成果賦權改革外,“一棟樓就是一個創新聯合體,一棟樓就是一個新興產業的搖籃”的美好藍圖也在江淮大地上徐徐繪就。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立“科大硅谷”,通過一系列科技體制機制的改革,“厚植創新生態,感召五洲英才”,一年多時間,落地創新型企業1391家,集聚各類基金200多支,總規模超過2300億元。

據瞭解,爲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安徽完善職務科技成果資產單列管理制度,佈局建設一批科技成果中試基地等,加快改革任務落地見效。健全技術轉移轉化體系,培育壯大技術經理人隊伍,全面推廣“賦權+轉讓+約定收益”新模式。積極打造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大科學裝置與企業協同創新,構建了“政產學研金服用”貫通的創新生態,激發科學家和各類人才的創新創造力。

編後語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

唯有紮實促使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憑藉科技創新來推動產業創新,方能夠搶佔科技競爭以及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長期以來,安徽着力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注重科技發展投入,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同時,堅定走好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的路子,全省新能源汽車、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產業迅猛發展。

科技創新已經成爲我省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推動科產深度融合,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仍需不斷深化的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充分發揮市場配置創新資源的作用,激活科技創新要素,激發科學家和各類人才的創新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