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花爛漫時》結局,我哽咽寫下文章,張桂梅寧華結局令人淚目
忍不住一以劇中的一段臺詞作爲開頭。
“我畢生唯一的夢想,就是創建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讓這些出生貧困的女孩能有書讀,有學上。”
《山花爛漫時》結局了,張桂梅在人民代表大會上所描述的夢想,最終也成爲了現實。
我實在是沒有想到,原來國產影視劇可以將張桂梅校長的故事如此完整的還原出來,不僅臺詞發人深省,就連劇情都相當真實而淚點十足。
通過這部劇,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張桂梅校長當年的艱辛與不易,也看到了大山裡的女孩子們閃耀成長的過程,更體會到了薪火相傳的黨員精神。
當一個個女高學子走出大山,面向了大城市的生活,一切都仿若新生,從前的陰霾一掃而空。
看着一茬又一茬的女高學生被送出大山,我最關心的還是張桂梅和第一批女學生如今過得怎樣。
雖未親眼見證,但是通過《山花爛漫時》這部劇作,華坪女高的成立與發展歷程深深的烙在了我的腦海。
一批又一批女高學子投入到了緊鑼密鼓的學習當中,在前前後後多名學生當中,最令我牽掛的還是最初閃耀光彩的那4位。
第一位是穀雨。
作爲女高的第一名學生,雖然經歷了1年的輟學,但是她能夠憑藉頑強的意志,重回學校,考上理想的昆明師範大學,實在是太令人感動和欣喜了。
其實,穀雨的故事並不需要等到大結局,觀衆就已經知曉了。
早在高考前的除夕夜,她就立志學成歸來成爲女高教師的一份子。
如今大學四年學業結束,穀雨出其不意的站在了女高的講臺上,給人一種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感受。
而在結局中,看着張桂梅住院後,穀雨拿着熟悉的大喇叭,高喊着“姑,起牀了”,一時間,我對後繼有人、薪火相傳有了更加具象化的瞭解。
娘們
毫不誇張的說,穀雨,就是下一個爲教育事業蠟炬成灰的張桂梅。
第二位是柳細鶯。
曾經的戀愛腦小哭包也高考上線了,關於她的結局雖然只有寥寥幾筆,卻令人感到分外的安心。
在張桂梅與首屆畢業生重聚時,柳細鶯再也不是看到丁笑笑一條手鍊就會兩眼放光的土姑娘了,穿着靚麗,打扮清秀,看得出來,她的大學生活相當豐富多彩。
而從張桂梅的話中可以得知,柳細鶯畢業後去了上海發展,原以爲她的結局就這麼一筆帶過了,沒想到,竟然還有“售後”。
張桂梅住院,柳細鶯發來勸慰的視頻,精緻幹練的工作裝看起來狀態相當飽滿。
隨後話沒說兩句,柳細鶯的老闆“搶”過手機,一看,原來是老熟人——鮮花餅大王姜大寶。
言談間,姜大寶對柳細鶯極盡讚賞,甚至放言,女高培養多少人才,他就能接納多少。
看着兩個人隔着屏幕的笑臉,不知怎的,我卻笑着笑着紅了眼眶。
第三位是蔡桂芝。
這位在高考解壓大會上控訴命運不公的女孩子,曾因爲父親腦梗一度想要輟學,最終在多人的鼓勵和自己的決心下,考上了理想的昆明醫學院。
雖然她的結局並非是完美的大團圓,父親沒有奇蹟般的變好,但家庭生活一直在蒸蒸日上。
結局最後,蔡桂芝成爲了醫院臨牀的一名醫生,每天圍繞着拯救患者生命的手術檯,帶給無數家庭希望。
看着她燦爛的笑臉,實在難以想象,在此之前,她還是想要當“逃兵”的悲慘學生,這樣的結局,真實而美好。
第四位是寧華。
在劇中,寧華的結局是最令我肅然起敬的。
高考結束後,寧華考上了軍校,成爲了一名光榮的軍人,而在發給張桂梅的視頻中,寧華站在我國地域遼闊的邊疆,成爲了一名戍邊軍人。
看着她嚴肅而認真向張桂梅敬禮時,我也不禁正襟危坐。
可以說,寧華用自己的成績打臉了他們村的“長舌婦”們,用這一身軍裝告訴他們,老寧家即便是隻有一個女娃,也相當爭氣,不比男娃差。
這樣的結局,令人淚目的同時,忍不住感到深深地自豪。
其實張桂梅校長的結局觀衆早已知曉,但即便如此,看到結局預告中張桂梅住院的消息還是令人心頭髮緊。
其實在劇中,鏡頭多次給到了張桂梅身體不好的預示,比如看到穀雨回到女高試講,在得到對方會被正式留下來時,張桂梅直接起身去辦公桌前吃藥。
鏡頭下張桂梅的桌前除了堆滿的學習資料外,大大小小的藥瓶少說有4個,手上更是貼滿了膏藥。
積勞成疾,這麼多年風雨無阻的堅持工作,起得比學生早,睡得比學生晚,住院一檢查,身上大大小小的病症竟然有23個。
雖然經過診斷,張桂梅的身體並沒有特別嚴重的大問題,但是在大結局來一場暈倒,還真是令人心肝跟着顫抖。
出院後,看着張桂梅微微弓着身子,慢悠悠的站在學校前,舉起自己的“老戰友”喊着熟悉的口號“起牀了姑”,不禁讓人熱淚盈眶。
娘們
而在聽到樓上學生們的一聲聲“張老師”時,我眼眶中搖搖欲墜的淚水最終落了下來。
此時,我不禁想要對着屏幕中的張老師,和屏幕外的張老師說一聲:您辛苦了!
而結局最後,宋佳飾演的張桂梅訓斥學生浪費糧食的聲音隨風緩緩飄散,張桂梅校長本人的話慢慢響起。
“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話音剛落,背景音中的紅歌一聲聲直擊靈魂。
“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
至此,《山花爛漫時》的故事落幕,但張桂梅校長的燃燈精神代代相傳。
沒有意外,也沒有刻意煽情,《山花爛漫時》的結局一如該劇從始至終的敘事水準,讓觀衆在又哭又笑中感受一個時代的落幕。
該劇雖然是講述張桂梅校長的真實事蹟,卻沒有將各種高光鏡頭一股腦的放在她身上。
張校長有自己的底線與堅持,女高的學生們同樣有自己悲慘的故事和今後璀璨的人生。
導演沒有采用上帝視角來展現局外人的優越感,而是作爲一名盡職盡責的記錄者,還原華坪女高最真實的故事。
沒有傲慢的消磨苦難,也不大肆歌頌偉人的功德,偏偏就是這樣一部細水流長的劇作,拿捏住了觀衆的心。
雖然該劇如約收官,但是張桂梅校長的匠人精神將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