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兩岸》還我河山——一江山島的故事
一江山島戰役協會。(作者提供)
臺北市中山區,有條一江街,但是我渾然不知,這與一江山島有關,或者是紀念一江山戰役的一條街。一江街與松江路,吉林路平行,連接長春路處,北側稱爲長春路173巷,南側即爲一江街。小弟正好在此區塊,讀書成長數十年,讀長春國小和大同國中。近日才知這一江街,是取名自赫赫有名的一江山島戰役,也着實吃了一驚。
小弟是學洋文的,雖私好文史,也愛讀黃仁宇和余英時的史書,但都只是睡前助眠,並無深究,也究不了。但是中小學歷史課本,罕見一江山島或其戰役,倒是大陳島,有聽過媽媽提及,她說過所謂的大陳義胞。也因爲就在鄰近的建國北路高架橋下,就有大陳島的老杯杯,賣的燒餅既紮實又可口,而且香味四溢。
上次承蒙一江山戰役協會副理事長曹平霞女士,邀請參加慈湖謁靈,纔開始瞭解一江山島的點滴種種。請容忍我一非專業的歷史愛好者,粗淺不堪而又平舖直述的敘事觀點,演繹血染的史事。簡單的說,民國44年,韓戰結束,中共轉而調集三軍,猛攻一江山島,情況危急。當時的江浙反共救國軍,一江地區司令王生明將軍,率領720名國軍,浴血抵抗3天,死守1.5平方公里的一江山島,到最後自行引爆手榴彈,壯烈犧牲爲國殉職。
當時由軍事聯合委員會,決定此次浴血戰役,參與會議的官員首長,不論從政治,軍事,外交,地理,水文等各項客觀的資料評估,都建議要撤退自保。但是當時的領導者,獨排衆議,說這一次戰爭,不是戰術戰略的考量,而是從文化,歷史和心理的層面,只要能死守一天,就能鼓舞臺灣軍民的士氣,守兩天就可力挫中共的銳氣,守三天可以叫白宮翻轉,讓世界刮目相看。這個決定是否適當,是否值得,各界看法不一,言人人殊,有待日後史評和定論。但是在民國44年1月18日開戰,浴血三天之後,終於在2月8日有美國第七艦隊協助,至大陳島載運撤退了38000名軍民同胞,並且直接或間接促成了之後3月3日《美中共同防禦條約》的產生,致使臺澎金馬,得到穩定的保護和發展。
王生明將軍的獨子,王應文中校回憶和父親最後相聚的一篇文章,王應文想起,最後一次送父親到基隆碼頭,登艦返回一江山島戰地。父親又多次叮嚀他各項瑣碎事件,當時基隆又下大雨,還拿手帕幫他護雨的種種情景。王應文說,下船一般人就送到船邊嘛,下到船邊已經不錯,父親說要送到車站去,我說不要啦!我嫌父親太嘮叨了!但當他偶然一回頭,卻發現父親還站在原地高舉着手望着他。晚上天黑風大,父親人站在那兒,王應文趕快衝到車邊,把玻璃窗打開,探出頭跟父親說:「回去,還站在那裡幹嘛?回去!回去!」只是父親他怎麼回去呢?父親能多看我一眼,就多看一眼,我要是早知道,就會講些什麼,可能就抱着父親不放了,那會哭得很悽慘的,那是生離死別的一剎那啊!
王應文中校這一篇文章,也許可選入中學的國文課本,一如當年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林覺民寫的《與妻訣別書》,和朱自清的《背影》這兩篇文章,林覺民的愛國之心,勝過夫妻之情,和朱自清的父子親情,都是感人至深的創世鉅作。但是王應文這一篇,用微末細節處,敘述父子之間,面臨生死交關時濃情厚義。更包括了他父親對於民族國家的大愛,既有天倫親情,也有民族大義,可說是上述兩篇鉅著的綜合版本,兩者合而爲一,而且毫不遜色。
一江山戰役,並未寫入官方史料,或者是歷史課本,也是令人遺憾不解。如果只是看法或評論不同,可以想見,不足爲奇。各種說法,兼容幷蓄。但是不容青史盡成灰啊!如今當年爭議的主角,皆已作古不見,而一江山島仍然挺立在東南沿海上。此情此景,一如詩句,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所有的政治,軍事,戰爭可能都是一時,但是斑斑歷史昭然若揭,豈容篡改忽略?或者是統治者選擇性的健忘。
中華美韻合唱團。(作者提供)
人間四月天,4月中旬我們在中和舉行例行年會,若想聽聽一江山戰役協會理事長葛光越中將,副理事長曹平霞女士,細數當年的舊事,各界仁人志士,何妨前來,煮酒論英雄。況且中華美韻合唱團,也將與會當場高歌一曲《古月照今塵》,等待知音,共襄盛舉。(黎家慶/英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