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嬰父母快把老師逼瘋了
最近幾年,越來越覺得當老師真的太難了。
搞不懂怎麼會有那麼多關心過度的家長,言必問老師我們寶寶怎麼了,飯否水否廁否睡否。
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事無鉅細。
小朋友們一起出門參觀,老師拍下現場照片發到家長羣裡,本意是分享日常。
沒想到,反而被抓到了把柄。
“老師,我們寶寶沒參加嗎?”
“都沒看見我寶。”
“我們孩子在幼兒園都不算人數啦?”
老師任勞任怨,耐心解釋,謹慎地在集體照片裡圈出小孩的模樣,就怕家長誤會。
結果誤會鬧得更大了。這家長看到個紅圈,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麼,非說老師在詛咒他家小孩,當即念出反彈咒語,要讓老師付出代價。
一時間,整個羣裡鴉雀無聲。只有這位媽媽的控訴刷了滿屏,此時無聲勝有聲。
這位家長不是個例。
幾乎老師們都遇到過顯微鏡成精的家長。他們會逐幀觀察每個視頻,尋找孩子的身影,萬一找不到便會迅速立刻馬上要求老師給出解釋。
輕則疑惑,重則斥責。
老師似乎永遠無法預判到家長的想法,不知道他們會因爲怎樣的不滿找上門來。
小到食堂阿姨給小孩打的飯不夠吃,
老師給喂的水不夠多。
大到我家崽被蚊子咬了一口。
或者,在學校沒上廁所。
就連吃飯飯量是多是少,速度是快是慢,都要費心控制,小心求證。
甚至有家長因爲覺得數字4不吉利,強烈要求老師重新排學號。也不知道他小孩以後上四年級要怎麼辦,總不能讓學校給改成3PLUS吧。
可以理解一些家長的心情,自己孩子的事,再細微也是巨大的,值得關心。
但再怎麼關心,也該有邊界啊。畢竟老師也不是一對一的,不可能只圍着一個人轉。
不光是家長會無底線地胡亂關心,小孩的描述也容易起到添油加醋的效果。
以前看過一個實驗,幼兒園老師趁着小孩們在睡午覺,各自在他們頭上貼了一個創口貼。
等小孩睡醒後,老師問怎麼受傷的呀?
孩子們幾乎都能給出一個看似合理的理由:
“畫畫的時候,被蚊子叮的!”
“我滑滑梯的時候磕到的!”“很痛。”
“被人家咬到了!”
還有小朋友把槍口轉向其他同學,指責別人:“他拉着我走,把我走摔跤了。”
儘管被指控的小孩委屈地表示自己在睡覺,不可能讓她摔跤,但她的小夥伴都在旁邊一本正經地幫腔:“哼!你都抱着她,讓她摔跤啦!”
小孩們之所以會講出這些無中生有的話語,也不是故意撒謊,而是因爲在這個年紀,他們無法完全區分現實與想象,更難以區別主觀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邊界,以至於意識過於發散。
所以他們很容易順着別人的詢問,幻想出一套可能根本沒發生過的事實。
自己撞到花壇,腿上有了淤青,
會被講成“老師打的”。
自己不小心拉褲兜了,
立馬會變成“老師拉的”。
明明沒發麪包,
卻變成麪包被小朋友搶走了,
還被大放厥詞:“你吃個屁。”
偶爾還能衍生出恐怖故事:
“媽媽,老師把我的手拿走了。”
很多家長呢,一聽到小孩說這說那,立馬就怒氣衝衝要找老師討個說法:“小孩不會撒謊!”
老師能怎麼辦呢?
還不是隻好按捺着委屈,默默解釋。
總覺得在很多家長眼裡,老師就應該大包大攬,承擔起無限的責任。
想不出還有誰不給老師佈置任務。而他們,幹得好是本分,幹不好是事故。
在這樣的邏輯體系下,學生成績慘不忍睹,一定是老師沒有掌握正確的教育方式。
因爲輔導小孩,家長的生活堅持不下去,也要怪老師沒在課堂上帶他寫完作業。
就連與學習無關的事,也得拜託老師從中周旋,承擔起溝通的責任。
無論幾點,家長想起任何和孩子有關的事情,都會立即打去電話,深情呼喚老師。
不知道的還以爲老師是24小時待機保姆。
那些發生在學生身上的意外,無論課上課下,校內校外,無一例外被認爲是老師的責任。
小學如此,高中亦如此。
直到大學畢業,仍不例外。
新時代巨嬰原來是這樣養成的。
更糟糕的是,明明已經竭盡所能,老師們還逃不過被瘋狂投訴的命運。
佈置作業少了,是老師偷懶。
佈置作業多了,是給的壓力太多。
還影響孩子視力。
上課不管記錄,是課堂質量不好。
上課管個紀律,成了浪費講課時間。
學生對老師的建議更多。
上課聲音大了,影響心情;
聲音小了,聽不清。
管得多了,是多管閒事;
管得少,是不負責。
更多時候,荒唐的投訴與教學無關。
一位曾經當過實習老師的同事告訴我,她曾經穿着一身無袖連衣長裙去上課,其實遮得嚴嚴實實的,也不是吊帶或者露胸的款式。結果被學生家長質問,老師怎麼能穿沒袖子的衣服?
同事當年年輕氣盛,當場駁斥回去,家長好像意識到這人不好欺負,又唯唯諾諾地解釋說,哎呀我是看教室裡空調開太強了,怕小姑娘穿成這樣容易感冒啦,真的沒有別的意思。
而在網絡上,還有更多荒誕的經歷。
孩子一直生病,家長投訴老師克學生。
老師給學生包紮受傷的手,被舉報“非法行醫”。
老師叫了學生小名,被投訴亂叫名字。
孩子忘帶水杯,家長提醒後班主任沒能秒回,他立刻找校長“義正言辭”地投訴老師居心不良,故意不想讓孩子喝水。
學生摔破了皮,老師明明答應會調查,家長卻不滿意,當即報警,威脅“等着丟工作吧”。
有時什麼都沒發生,家長們僅僅因爲看了其它新聞報道,就跑來警告老師,把醜話說在前面。
在家長們的無縫盯梢中,老師的自由幾乎被剝奪得一乾二淨,就連朋友圈裡發幾張旅遊的照片,都會被指手畫腳,說三道四。
點外賣,會讓小孩學壞。
吃垃圾食品,更是大逆不道。
背的包太貴,說明是來混日子的。
開車上班,會助長不良風氣。
就連懷孕,都要經過他們的嚴格審判。
好像老師就一點不能有自己的時間,只能當一個無情的模範機器。
不乏有人覺得這是正確的,因爲老師需要監督,“不然誰知道他們怎麼對學生。”
然而現實是,當老師們頻繁陷入這種困境時,他們反而無法讓自己更好地投入到教學上。
畢竟一個人的精力始終是有限的。當一位老師被迫要應付一個或幾個胡攪蠻纏的家長時,他自然而然地無法在其它事情上花費心力。
不止一次看過老師說,再不會給家長髮學生視頻了,既然怎麼發都無法讓所有家長滿意,那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給自己減負,真的挺好。
包括現在,那麼多學校取消了課間十分鐘,真的是因爲學校偷懶、老師不負責嗎?
沒那麼簡單。
主要是老師和學校不願被各種意外連坐了。
家長們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學校和老師,希望他們負起全部的責任,那麼學校和老師出於一種自我保護的心態,只能儘量讓學生免於風險。
所以可能導致受傷的事情,不能做。
可能引發爭執的時間,不能有。
可能造成衝突的環境,不能去。
結果就是,課間十分鐘,涼了。大家只能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安全地,平穩地。
還是那句話,任何荒謬的規定背後,往往都有着更加荒謬的現實。而當一位家長開始刁難老師,反而會帶給自己孩子更糟糕的學習體驗。
可惜家長從來不會意識到是自己的問題,只會繼續指責老師,指責學校,指責教育和體系。
我們得承認,很多年輕老師剛剛步入教育事業的時候,都是充滿激情的。他們希望在崗位上大展拳腳,成爲學生喜歡、家長認可的好老師。
家長每一次無理取鬧,都會讓老師的心更涼一些。久而久之,那些夢想啊激情啊也就不在了,無功無過成爲他們新的追求。
最後得不償失的,還是學生自己。
剛好現在生育率越來越低,要讀書的適齡小孩也越來越少,關閉的幼兒園和學校越來越多。
老師這個曾經的鐵飯碗,早就不鐵了。
有人卷下不去了,就直接跑路。依仗着自己的工作經歷,反而能在育兒圈開創出新的賽道。
以前要照顧一個班二三十個孩子,現在只需要對一個小孩負責,感覺輕鬆了不少。
還有很多家庭希望找“住家教師”,既可以輔導孩子學習,又能幫忙處理一些家務。而這些有教育背景的前老師們,很受歡迎。
或許這樣,真的比當老師更好。
說實話,我們不否認確實有不負責任的老師,但沒必要拿個例去評判全部,別用聖人的標準要求他們十全十美。
想想之前的熱搜,說小孩終於開學了,家長們歡欣鼓舞,可見大家都知道現在小孩多難帶。
這麼多家庭,好幾個人帶一個小孩都夠嗆,更何況是學校裡一個老師面對三四十個小孩的盛況呢?光是想想都讓人頭皮發麻。
所以,讓老師和學校承擔起對孩子的全部義務,並不合理。教育從來不只是學校的責任,更應該由學校和家庭通力完成。
但是這話說得簡單,實行起來挺難。
冰凍千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改變家長的心態也不是依靠一朝一夕的呼籲。
如果可以,我覺得還是應該有明確的責任劃分,讓家長知道什麼是老師的責任,而什麼不是。
不能讓老師一味地承擔風險。
這樣也更有利於培養出好老師與好學生。
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