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王”誕生,阿里會對優酷有更多耐心嗎?

《墨雨雲間》的火爆,讓優酷重拾存在感。

自6月2日播出以來,《墨雨雲間》憑藉着製造“爽感”、短頻快的劇情節奏,徹底火出了圈。不僅成爲今年以來優酷站內熱度最快破萬的劇集,也以略微優勢超過《慶餘年第二季》的熱度並問鼎“劇王”。

隨着《墨雨雲間》的出圈,優酷久違地迎來了高光時刻。在此之前,優酷一直不停炒冷飯,被質疑一部“養老劇”吃幾年,近兩年少有真正優質的作品出現。

隨着長視頻賽道的發展,製作水平、劇集品質和觀衆的審美情趣都有了明顯提升,《漫長的季節》《繁花》《狂飆》等優質作品搶佔了觀衆的視野。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優酷上一部較爲出圈的作品,可能要追溯到2023年初出品的《長月燼明》。

對於優酷而言,趁機“收割”成爲了現實選擇。近期,《墨雨雲間》進入大結局,優酷推出了一個新規則:自6月22日起,想看《墨雨雲間》最後4集和番外的觀衆,需要單獨付費24元購買“大結局收官禮”。

此前,不少用戶爲了觀看《墨雨雲間》已先後購買VIP、SVIP會員,優酷推出“大結局收官禮”,等於迫使用戶另交一筆會員費。

趁着劇集出圈,藉機擡高付費門檻、收割一波付費會員,這類做法在長視頻行業並不鮮見。頻繁推出新付費方式的背後,是優酷深陷商業化焦慮之中,急於藉助爆款劇集增收創利。

顯然,這並非長久之計。一款爆款點燃了沉寂已久的優酷,但市場總不缺講故事、造爆款的人。增收創利的重點在於如何挖掘用戶價值,增強用戶的粘性和忠誠度。這一切需要優酷乘勝追擊,拿出更多符合觀衆訴求的劇集。

《墨雨雲間》爆火,優酷趁機“收割”

今年上半年,長視頻平臺的兇猛廝殺已經告一段落。

對於任何一個平臺而言,想要在激烈的劇集市場佔位腳跟,只能不斷製造爆款,吸引觀衆的眼球:從開年《繁花》流量和口碑雙爆,到《慶餘年第二季》的關注度高漲,再到近期《墨雨雲間》意外熱播,掀起不少討論話題,各平臺都在努力挖掘原創劇本和系列IP的優勢。

近幾年,優酷製造爆款的速度頗慢,屢次被嘲“炒冷飯”“吃老本”,但一部《墨雨雲間》,確實讓優酷刷出了一點存在感。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7月2日,2024年大盤總播放量排名前十的劇集中,《墨雨雲間》《慶餘年第二季》《與鳳行》位列前三,正片播放量分別爲26.88億、26.57億、24.33億。

經一刻商業系統梳理髮現,在這十部熱播劇中,愛優騰幾乎平均分走了蛋糕,出品的爆款劇集數量差距不大,但具體而言,優酷和騰訊視頻出品的劇集,排名更靠前。

這其中,來自優酷出品的劇集數量爲三部,《墨雨雲間》《惜花芷》《花間令》分別排名第一、第四和第十。從時間線上來說,《花間令》年初上線,在粉絲圈層擁有較強號召力,開播三天內熱度破萬,也成爲優酷開年最熱的劇集。

緊接着是4月播出的《惜花芷》,播出後討論度較高,熱度方面也打贏了同期播出的由愛奇藝出品的《城中之城》和由騰訊視頻出品的《承歡記》。

但直到6月2日《墨雨雲間》正式上線,優酷才擁有一部能與其他平臺抗衡的頭部劇集。在此之前,騰訊視頻出品劇集的熱度和討論度一騎絕塵,沒有任何劇集能與《慶餘年第二季》《與鳳行》一較高下。《墨雨雲間》成功破圈後,以略微優勢拿下了“劇王”的頭銜。

隨着劇集熱度的上升,優酷趁機推出了新的付費方式——“大結局收官禮”,也再次突破了觀衆的認知。

“大結局收官禮”,包括4集大結局內容、15條精品花絮以及主角婚後番外MV。爲了收看大結局和番外,觀衆則需要單獨收費24元。

不止優酷,今年上半年,騰訊視頻與愛奇藝也對站內熱播劇集收取“收官禮”,例如《慶餘年2》的“收官禮”價格爲15元,《玫瑰的故事》則爲18元。

在增設“收官禮”以前,長視頻平臺還在VIP的基礎上推出SVIP,以收取額外的費用。今年上半年,優酷開放SVIP,特權用戶觀看熱播劇集時,可以提前6小時收看最新一集內容。這導致VIP用戶無法跟上熱播劇集的進度,等於變相“逼迫”用戶購買更昂貴的會員套餐。

長視頻平臺探索商業化以來,會員收入一直被視作主要營收來源。平臺需要通過推出各種收費項目,增加業務營收,但不斷推出新的付費方式,擡高付費門檻,傷害了用戶體驗,不利於平臺和行業的長遠發展。

遲遲難以盈利,優酷爲什麼支棱不起來?

變相收費、擡高付費門檻,側面反映出長視頻平臺的商業化焦慮。這一點,在深陷虧損泥沼的優酷身上,尤爲明顯。

據阿里巴巴集團發佈的財報數據顯示,2024財年,阿里大文娛營收爲49.45億元,同比下降1%,主要原因是優酷收入的輕微下降;經調整EBITA爲-8.84億元,較上年同期收窄22%,主要是因爲優酷虧損的收窄。

也就是說,優酷還未擺脫虧損,且收入也在下滑。

自2021年以來,長視頻平臺紛紛喊出“降本增效”的口號,聚焦頭部項目、發力原創內容,這也成爲部分玩家扭虧爲盈的起點。

據晚點Latspost報道,騰訊視頻於2023年實現全面盈利,整體規模在幾億至十幾億元之間。愛奇藝緊隨其後,也擺脫連續12年的虧損,實現全面盈利——據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愛奇藝總營收318.73億元,歸母淨利潤爲19.25億元。

唯獨優酷,持續虧損、前途未卜。儘管急於改變當下處境,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長視頻平臺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會員和廣告業務。近幾年,廣告市場天花板不斷下沉,主流項目招商不力,且付費訂閱模式與廣告收入存在天然矛盾,使愛優騰都更重視會員收入。

而會員收入的增長情況,取決於付費用戶的獲取。

從行業趨勢來看,短視頻、短劇等新內容形式,越來越威脅到長視頻平臺的發展,導致平臺用戶規模的大幅下滑。據Quest Mobile發佈的數據,2024年3月,愛奇藝月活用戶規模4.01億,同比下降19.5%;騰訊視頻3.97億,同比下降3%;優酷爲1.73億,同比下降25.5%。

在用戶規模嚴重下滑的情況下,付費會員的挖掘也變得更具難度。6月26日,優酷副總裁謝穎曾在上海電視節上提到,整個網絡視聽的用戶規模超過10億,而四家平臺去重後的用戶付費數(收費會員數)只有2.5億左右。

製造爆款劇集的能力,是存量市場中決定勝負的關鍵。這是已經被市場反覆驗證過的規律。

單個爆款的出圈,就如“曇花一現”,只能在短時間或季度內,推動收入的增長。想要讓付費會員數量和會員收入持續遞增,則需要平臺持續輸出爆款。

足夠多的優秀作品,才能吸引數量龐大的觀衆,才能真正引發用戶持續消費、二次體驗的慾望,進一步拉動平臺付費會員及收入的增長。

這一切又受到平臺意志、業務生態、人才資源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今年初,優酷時隔四年再次更新logo,去除“圓圈設計”,並將核心關鍵詞改爲“突破、前行、勝利”的品牌升級,似乎是在表達自身尋求突破的決心。

優酷或許也意識到,想要扭轉態勢、告別虧損,尚需要一場自我變革,但置身於龐大的阿里系及大文娛板塊中,優酷的一舉一動,不可能只考慮自己。

優酷有了爆款劇,阿里是否有了更多耐心?

早期的優酷,曾是令人無法忽視又倍感壓力的玩家。

在行業拓荒階段,版權競爭的重要性被放大。而彼時優酷的優勢正在於,率先對獨家版權進行了佈局。這讓競爭對手感到焦慮,愛奇藝創始人龔宇曾提到,已經上市的優酷,有足夠的資金玩這個遊戲,愛奇藝只能“背水一戰”。

優酷的版權優勢,曾奠定了較高的壁壘,但十餘年過去,攻守的身份發生轉變,優酷在爆款內容的持續打造上,卻不如其他競爭對手。

2016年,阿里以46億美元全資收購優酷土豆,但優酷正式併入阿里體系後,發展勢頭不如外界所想,不僅沒有在鉅額資金和龐大流量的加持下起飛,還走上了下坡路。

內部持續的人事動盪是關鍵問題。被收購後,優酷在8年時間裡更換了三位掌門人,從俞永福到楊偉東,再到現在的樊路遠。這其中,楊偉東還曾因經濟問題被查,使優酷操盤手再度調整。這一切導致優酷在行業酣戰時期,很難維持經營及擴張策略的穩定性。

隨着掌門人的變更,優酷的打仗風格發生不少變化,唯一不變的是優酷的定位。它是阿里大文娛的一枚重要棋子,要爲集團戰略衝鋒陷陣,但這或許也成爲了優酷掉隊的一大因素。畢竟,阿里大文娛板塊的發展一直不溫不火,不乏幾經折騰、最終銷聲匿跡的產品。

優酷或許還能逆轉勝負。從今年的形勢來看,靠着爆款劇,優酷有了回暖的趨勢。

但問題在於,阿里對優酷還有多少耐心?

2022年,優酷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阿里文娛退出股東,新增股東上海全土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00%。後者爲阿里文娛全資子公司。

優酷的股東轉變,意味着阿里文娛由直接持有優酷,改爲間接持股。

阿里經歷“6+1+N”變革後,大文娛現囊括阿里影業、大麥網、優酷三大核心業務,但從財報數據來看,優酷已經成爲大文娛板塊的“包袱”。

2024財年,阿里商譽減值105億,同比增加了288%,商譽減值則主要被優酷拖累。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三個月,優酷商譽減值爲84.9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27.14億元增加213%。

顯然,優酷對大文娛板塊的消耗已經肉眼可見。

優酷需要改變現狀,徹底擺脫內耗、重新上路。除了外部大環境以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是,阿里未來將如何定位優酷,是否還願意再給優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