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突變!勿再被以色列矇蔽!以軍真面目揭曉,中國未曾預料!

近日,以色列軍隊對黎巴嫩境內展開了大規模空襲,這使得黎以衝突不斷升級。在這一過程中,已經有不少聯黎部隊的維和人員受傷。而在黎以“藍線”附近,儘管硝煙瀰漫,中國維和部隊官兵依舊堅守崗位,時刻準備執行維和任務。隨着以色列軍隊突破“藍線”,維和營區的安全面臨着巨大威脅。在此安全形勢惡化的情況下,中國維和部隊立即啓動應急方案,指揮部迅速轉移至地下指揮所,並且按照危機指揮狀態開展工作。維和部隊的哨位也從高塔變更爲防護型觀察哨,其餘人員則進入地下掩體進行防護。

當地時間16日,以色列軍方於一份聲明宣稱:“聯黎部隊的基礎設施與部隊並非攻擊目標。”而聯黎部隊在16日稍早時發佈的聲明提到,當天以色列軍隊的一輛坦克對其位於黎巴嫩南部的一座瞭望塔進行了射擊。聯黎部隊在聲明中指出,這是其陣地再次遭受“直接且明顯蓄意的射擊”。該聲明還提醒以色列國防軍以及所有相關行爲體,他們有責任保障聯合國人員與財產的安全,並且在任何時候都要尊重聯合國場所的不可侵犯性。

據報道,當地時間10月13日晚,以色列國防軍部隊在黎巴嫩南部遭受了大量反坦克導彈的襲擊。這一襲擊致使2名以軍士兵重傷,還有多名士兵受到輕傷和中傷。在這種情況下,一輛以色列坦克試圖撤離受傷士兵,但在這一過程中卻遭到了進一步的攻擊,無奈之下只能朝着聯黎部隊駐地後退了幾米。直到敵方停火,受傷士兵得以撤離之後,這輛坦克才離開聯黎部隊營地。

在黎巴嫩南部,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已存在了超46年之久。這一“臨時”的稱謂,不僅是對其使命的一種嘲諷,更體現出中東地區複雜且深刻的政治背景。近期以色列對聯黎部隊進行炮擊這一事件,又一次使這一矛盾成爲衆人矚目的焦點。在此事件當中,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之間的言辭較量,也彰顯出國際維和力量在衝突面前的脆弱性以及各方利益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的狀況。

近期,隨着黎以衝突不斷升級,聯黎部隊中的多名維和人員已經受傷。13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稱,黎巴嫩真主黨把聯黎部隊當作“人盾”來利用,以色列軍隊多次要求聯黎部隊撤離戰區,不過每次都被拒絕。同樣是13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儘管聯黎部隊遭受了多起襲擊,可是依然會繼續堅守在各個陣地。黎巴嫩公共衛生部於16日公佈了最新的統計數據,自去年10月初開始到現在,黎以衝突致使黎巴嫩有2367人死亡,受傷人數超過1.1萬人。

特約評論員李紹先稱,自今年9月中旬以色列軍隊把軍事行動的重心轉至黎巴嫩之後,很明顯,在以色列軍隊即將大規模入侵黎巴嫩之際,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已然成爲以色列軍隊行動的阻礙。以色列軍隊欲除之而後快,2006年的危險情形如今又有再次上演之勢。特約評論員蘇曉暉分析指出,種種信息都表明以色列執意要對黎巴嫩真主黨進一步開展軍事行動。倘若以色列軍隊對聯黎部隊發動襲擊,一次或許可解釋爲誤擊,但如果不止一次,那就無法再用誤擊來解釋了。

當地時間10月14日,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在黎巴嫩和以色列“藍線”邊界的現況由聯合國負責維和事務的副秘書長拉克魯瓦向安理會進行了通報。以色列給聯黎部隊設定了72小時的最後期限,要求其在這一期限內撤離黎巴嫩南部,不然以色列就會開展進一步的軍事行動。這72小時對於各相關方來說,就像高懸於頭頂的利劍,促使各方得在短時間內作出決策。然而,我國維和部隊依舊堅守陣地,擔起了保護其他國家維和人員撤離的責任。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指出:“我國維和部隊會持續履行國際義務,保障其他國家維和人員安全撤離。”

以色列似乎並不把40多個國家的警告放在眼裡。美國與以色列軍方多次通話後,以色列才委婉宣稱不會蓄意對聯黎部隊發動攻擊,然而,至於雙方開戰時是否會出現誤傷情況,以色列卻無法作出保證。這一表現讓人覺得以色列其實是有意對聯黎部隊發起攻擊的。聯黎部隊與以色列的兵力僅相差5000人,難道聯黎部隊就毫無招架之力嗎?以色列已經向聯合國下達最後通牒,要求其撤走聯黎部隊,由此可見,以色列是打算對黎巴嫩發動大規模攻擊了。

國際社會廣泛譴責以色列,因其行爲嚴重違反了聯合國決議。這種情況不但會使以色列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不斷惡化,而且可能讓維和行動遭受更多挫折,從而給中東地區的和平穩定帶來新危機。美國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對其自身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也會產生作用。在未來,若局勢持續惡化,或許會引發更大規模的軍事衝突,這將給當地平民帶來極大傷害。中東地區的矛盾根源十分複雜,各方應通過談判協商化解分歧,而不是僅僅依靠武力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