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水下考古與港口文化,這兩場全國性學術研討會幹貨滿滿
11月16日至17日,第三屆水下考古寧波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港通天下”港口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寧波海曙舉行。會議以“新格局·新理論·新突破”爲主題,13位專家代表作現場報告,80餘名專家學者與會交流,相互分享中國水下考古、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的最新成果與研究心得,彼此探討海上絲綢之路、港口文化的傳承弘揚與創新發展。
11月16日下午,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水下考古與專題展陳”和“水下文化遺產保護與技術”兩個主題,展開交流和分享。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孫健全面回顧了中國水下考古從起步到成熟的過程,並對未來發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寧波‘小白礁I號’考古工作流程完善,爲沉船考古和後期資源保護提供了非常好的範例。”孫健說。
孫健。
孫健提到,20世紀80年代,中國水下考古開始起步,歷經三十餘年的發展,隊伍不斷壯大、工作能力日趨提升,已成爲我國文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9月,“深藍寶藏——南海西北陸坡一二號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開幕,沉睡在深海1500多米處、歷經500多年的兩處沉船遺址出水文物首次公開亮相。
“隨着我國水下考古工作的不斷推進,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的發現,尤爲引人注目。”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館長、副研究員辛禮學介紹,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貨物數量巨大,超過10萬件,品類多、檔次高。
辛禮學。
航線、貿易和船上社會,可以透物見人,認識人與海洋之間的關係。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翟楊以長江口二號沉船爲例,進行了以船爲中心的研究分享。
“我們對瓷器和船貨的研究水平,超過我們對古船的認識和研究水平。”翟楊說,長江口二號的整體打撈爲古船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範例,“接下來我們可能會做航路、船上功能分區等不同內容的研究。”
翟楊。
傳統木板船由大量木質船板連接拼合而成,木板與木板之間存在拼縫,古人往往會使用艌料對其進行封堵,從而保證木船良好的水密性和浮力。
“從現代材料學的角度來說,艌料一般是由有機材料、無機材料以及增強纖維共同組成的複合材料,古人則是通過經驗的摸索,就地取材製作艌料。”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館員沈大媧介紹,寧波“小白礁I號”所使用的艌料,與中國傳統艌料的成分有非常大的差別。
沈大媧。
沈大媧說,近年沉船保護修復過程中,應該根據考古發掘的實物成分,決定修復材料的使用,“還可以通過和其他國家艌料的對比,印證古代中西方的交流。”
11月17日上午,會議圍繞“水下考古理論方法與海絲研究”以及“港城考古與航海研究”的主題,展開交流和分享。
丁見祥。
上海大學考古學與博物館學教授、上海大學海洋考古學研究中心主任丁見祥認爲,“水下考古是田野考古學的分支學科”“海洋考古是考古學的分支學科”的認識,既延續了水下考古是“田野考古學在水域的延伸”的傳統看法,事實上也強調了水下考古是海洋考古學(不限於)發展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動力。
樑國慶。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樑國慶發表了題爲《水下考古精細化發掘——以漳州聖盃嶼沉船考古爲例》的演講。
他表示,考古隊首次採用水下攝影拼接,在低能見度海況下獲取了沉船遺址的全景高清三維影像。影像中可見,沉船主體區域殘存有木質船體,大量船貨瓷器成摞碼放,按大小、類型包紮,體現出最大限度利用船艙空間的理念。
“聖盃嶼元代沉船發掘是中國水下考古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讓大衆親眼見證了中國元代晚期的龍泉青瓷外銷貿易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盛景。”樑國慶說。
伍顯軍。
溫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伍顯軍發表了題爲《港城一體 海絲節點——關於溫州朔門古港遺址獨特價值意義的探討》的演講,詳細介紹了朔門古港遺址水門頭、朔門和鄰江港口三個主要發掘區域發現的重要遺蹟、遺物。“溫州朔門古港具有港城一體的突出特點,其鼎盛時期是在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期,溫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是龍泉青瓷走向世界的重要始發港。”
侯昕。
浙江萬里學院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副教授侯昕,作了題爲《寧波北漁山燈塔——基於海洋文化視域下的港口歷史符號解讀》的學術演講。
她表示,小白礁Ⅰ號發掘於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石浦鎮東南約26海里的漁山列島海域的北漁山島小白礁礁體北側,而北漁山燈塔堪稱“海絲要衝、世界航標”,在國際航運史和世界技術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北漁山燈塔由彼時極負盛名的法國BBT公司設計建造,運用超輻射菲涅爾透鏡技術,堪稱航運史上革命性的突破。無論是透鏡規模還是技術含量,均達到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水準。
梅術文。
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博士梅術文,在研討會上作了《吳越——中國舟船的發源地》的演講。
他詳細介紹了與武漢理工大學教授頓賀的合作研究成果。長江的中下游、吳越之地,是中國舟船最早的發源地。吳越舟船文化,對中國古代四大優秀船型的形成和發展、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與國際友好交往,有很大的貢獻。
“如果我們注意現代幾千噸乃至幾十萬噸的遠洋運輸鋼船,除近些年纔在船首加裝了球鼻、首橫剖線外飄外,主體型線延續的是浙船鳥船的主要特徵,說明浙船貢獻巨大而深遠。”梅術文博士說。
林國聰。
在研討會最後,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院長林國聰介紹,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寧波基地暨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落成開放十週年來,依託各級政府、各個職能部門的關心重視,以及社會各界、海內外各地的鼎力支持,基地與港博共同走過了“合作共建、資源共享、發展共榮”的輝煌十年。
“基地多次派員參加國家組織的水下考古、技術潛水及出水文物保護培訓,十年間新增水下考古隊員3名,寧波現有水下考古隊員10名,水下考古人才儲備持續位居全國前列,被譽爲‘水下考古的寧波力量’。”林國聰說。
(圖文來源於“寧波文化遺產”,侵刪)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場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會參與,人人盡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