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24例 何美鄉:提前宣佈社區感染沒好處
分析第24例(北部女)案例,何美鄉認爲社區感染風險仍低。(圖/翻攝自何美鄉臉書)
確診北部女的感染源仍未知,許多人擔心臺灣是否開始社區感染,但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指出,案24從1/19到2/18期間的接觸者仍未發病就醫,表示她並未造成社區感染,因此本土感染的兩病例應是防疫措施未到位前的少數個案。
何美鄉在臉書貼文,流行病學有個術語叫「主動監測」,最近臺灣的防疫人員就是在做這個,回溯檢驗未出國的肺炎案例,檢驗他們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結果也在上百的案例中,找到兩位本土感染的人,第19例(白牌車司機)與第24例(北部女)。
其中第19例的感染源已經找到,其接觸者也都適當地被追蹤隔離,而第24例尚且不知感染源。但有趣的是,由兩位發病的日期,可知感染都在1月24日之前(武漢封城前),也就是臺灣防疫警覺、措施尚未到位的時候。
何美鄉表示,她對臺灣要求自陸返臺人士居家隔離的防疫措施,會發揮效果具有某種程度的信心,因此認爲這次「主動監測」找出來的兩個確診案例,僅代表防疫措施未到位之前,所發生的少數個案。
至於臺灣有人倡議,兩個本土感染案例是「社區感染」的指標,何美鄉指出,藉着武漢的經驗可知,新型冠狀病毒只要是在無預警的情況下進入社區,它的傳播性是具爆發性且不會自動下降的。
反觀臺灣,若過年返鄉的臺胞中有隱形的帶原者,持續傳播病毒。1月24日到現在,第一波受感染的人也該發病了,但根據臺灣流感的監測系統,可知臺灣呼吸道感染人數並沒有增加,反而在過年後幾週一直下降,似乎違反了社區感感染的論點。
何美鄉表示,第24例早在1月29日就診後,結束她可能社區傳播的風險,而她在1/29至2/18這20天之內的所有接觸者若仍未發病就醫,就表示她並無造成社區感染。而這些接觸者雖早過檢疫期,爲了保險起見,防疫人員肯定會主動採檢。但從29日後,是否有院內感染就需要釐清, 防疫單位需將社區與醫院兩種風險分開處理,並說明清楚。
何美鄉說,這次疫情的本質,就顯明社區感染是遲早會發生的,但也不需自我放棄,提早宣佈它已發生,因爲社區感染一旦真的發生,防疫的焦點就要改變,若在不對的時間點改變防疫焦點,對我們非但沒有好處,還可能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