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影:1936年,一位日本歷史學家鏡頭下的山東臨淄
《華北交通寫真》,由“華北交通株式會社”於1939年至1945年期間在中國北部西北部拍攝的。“華北交通株式會社”當時管理着中國北部和西北部的鐵路、公交、船舶等交通網絡。這批照片中,幾乎沒有戰爭場景,主要以華北地區交通基礎設施、人力資源開發、產業發展狀況爲多,風土人情,民俗文化及文物等內容也不少。
這批近3.5萬張照片在戰後混亂時期委託京都大學保管,今藏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2019年,日本京都大學綜合博物館舉辦了一次特別展覽,公開展出了部分照片。與此同時,這些照片也全部對公衆開放,可以在網上免費下載。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整理“華北交通寫真”時,發現照片羣裡還有其他內容的照片。如桑原騭藏(後任京都帝國大學文學系教授)在中國留學期間(1907-1909)拍攝的照片(載於《考史游記》弘文堂書房,1942年),大觀日知錄已對這部分照片編輯發佈,見等。
此處,照片羣裡還有曾任東方文化學院京都研究所研究員的貝塚茂樹(後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於1936年9月拍攝的照片。這部分照片被命名爲“貝塚寫真”。
貝塚茂樹(1904—1987),日本東洋歷史學家,中國古代史學、甲骨文研究的日本第一人,他同吉川幸次郎、桑園武夫並稱爲京都大學三傑。以前各種介紹中都沒有看到他在1936年9月還有這樣一段在中國的調查和拍攝工作。
“貝塚寫真”這組照片共200張左右,大觀日知錄將陸續編輯發佈。此次刊發的是貝塚茂樹在山東臨淄拍攝的照片。
淄河。淄河又稱淄水或淄江,因齊故城臨近淄水,由此而得名臨淄。
牛山。牛山位於泰沂山陰,臨淄境內,齊景公有牛山之嘆。
四王冢。牛山東麓有四王墳,依山而立,一基四巔,東西並列,綿延相連。據史書、志書記載,此四墓爲戰國時期齊國國君威王、宣王、湣王、襄王之墓。
傳爲齊桓公墓(淄河店站西南)。照片似乎是在火車上拍攝。
齊故墓(淄河店站西南)。
淄博被稱爲齊文化發祥地,是齊國故都。在現今淄博臨淄的東邊,有大大小小几十座幕冢。其中以四王冢、二王冢爲主要幕冢羣爲核心的,被稱爲“齊陵”。
齊故墓。
縣城南古墓羣。
縣城南古墓羣。
縣城南古墓羣。
臨淄縣城遠望。
臨淄縣,似乎是城外。
縣城北門外,晏子墓。
縣城北門外,晏子墓碑“齊相晏平仲之墓”,萬曆二十六年立。
縣城南,二桃三士墓。
縣城南,二桃三士墓碑,咸豐元年立。
從二桃三士墓遠望牛山。
晏子墓上遠望
縣民衆教育館內的古物保存所,原爲縣文廟。
西關小學庭院內的一塊明碑。
古物保存所。似乎都是些經幢殘件。
古物保存所。
古物保存所內的漢代石獅。
古物保存所內的漢畫像石。
古物保存所六朝造像。
西關小學校畫像石。
西關興國寺石塔。
西天寺爲南北朝十六國後趙皇帝石虎所建,當初名爲興國寺,北魏時又在寺後修建身高5.6米的大石佛。至宋代初年經過修建,更名爲廣化寺。元代惠帝至正年間被毀,明代初年在廣化寺舊址重新建寺,稱西寺,又名西天寺。
西關興國寺石塔。
西關興國寺石塔。
西關興國寺大石佛。該造像北魏時期遺物,高近六米。
西關興國寺大石佛與至順元碑。
西關興國寺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