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新招,農民退地進城?

閱讀本文大概需要 1.27 分鐘

最近看到一個事,部分地區出臺了不少關於鼓勵放棄、退出農村宅基地的相關政策。有些地方甚至表示,如果你自願放棄農村宅基地,進城買房,還能享受到一筆不小的獎補,儘管各地標準有所不同。

爲什麼會搞這種操作呢?其實,原因也好理解,樓市行情不好,導致房地產市場疲軟,需求不足。城投公司借錢買下的土地,原本是爲了開發房地產和獲得利潤,但由於市場低迷,土地反而成爲了一種負擔。就像燙手山芋一樣,需要不斷投入資金,但卻看不到帶來預期的回報。在這樣的情況,地方負債亞力山大,財政緊張也就成了自然。

對於手握限購限貸底牌以及有持續虹吸人口的一二線城市來說,還能通過諸如解除限購、降低首付比例、降公積金貸款利率等政策來緩解壓力,這些操作在今年上半年大家應該都有所領略到了。

但相比之下,三四線城市就很難跟上步伐了,畢竟地位擺在那,吸引力有限,經濟活力又不足,既不能像一線城市那樣「躺平」享受穩定的需求,也無法通過競爭手段「卷」贏其他城市,主打一個要死不死半殘廢,局面一度很是尷尬。

基於此,就出了一些非常規的策略,比如「退地進城」,即通過鼓勵農民放棄農村的宅基地,進城購房來促進城市房地產的銷售,緩解地方壓力。

要不說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呢。以前我們看到家電下鄉、汽車下鄉,通過各種補貼和優惠,把城市裡的電器和汽車推廣到農村,刺激農村的消費市場。現在,看這房地產市場的低迷的局面,敢情是房地產也要下鄉了。開始鼓勵農民朋友們老家宅基地自願放棄,都進城購房幫忙消化庫存房產吧。

關於這事討論聲還挺大的,其實要評判這類政策的好壞,很難簡單地分成黑白兩種觀點。畢竟每個政策都有其利弊兩面性。比如,對於一些不想在農村生活的人來說,搬到城市買房是很正常的選擇。畢竟在縣城,孩子的教育和醫療條件通常會比農村更便利,至少是提升了不少。這時候如果有政策提供補貼,讓他們放棄農村的宅基地去購買城市房產,尤其是在房價低廉、補貼力度大的情況下,對這些有需求的羣體來說,還是利大於弊的。

加上很多農村人口老齡化嚴重空心化的,年輕人大多已經搬到城裡工作和生活,跟老家的聯繫不太緊密了。在這種情況下,繼續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和維護農村基礎設施顯然不划算。所以,最簡單又能實現雙贏的辦法就是就是鼓勵他們往城裡搬,退地進城,消化庫存。

當然,也有反對這一政策的。畢竟能到城裡買房的應該不差補貼的那點錢,而差錢的,補貼的錢估計連基本生活開支都難以覆蓋,這也難怪有人反對啊。如果前景一片美好,路早被擠死了。

加上農村對於很多農民來說,不僅是居住的地方,更是一種精神寄託和家鄉情感的支柱。都說落葉歸根,迴歸故里,對於大半輩子都生活在農村的人而言,一下子要離開不在那待是很難接受的。很多農村的人會覺得在村裡,起碼可以隨時與鄰居閒聊,方便地串門拜訪。相比之下,城市則常常被他們視爲封閉的「監獄」,一個個大門緊閉。。大家別覺得誇張,好多村裡人都這麼認爲。

說到底還是一個重要的情感的支柱,無論在外打拼成功與否,總有一個可以回去的老家,總有一個可以暫時休憩的港灣。

因此現在鼓勵農民放棄宅基地進城,出現反對的聲音也應當被允許聽到,應當理解。

當然了,現階段還是自願,把選擇權交給大家自己,這沒毛病,但就怕最初是自願,最後成「自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