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新春第一會”聚焦:經濟、營商環境、科技創新與協同發展
蛇年春節後首個工作日,京津冀三地分別舉行“新春第一會”,提出新一年發展目標。一年之計在於春,“新春第一會”的重點工作安排,往往對全年具有指向意義,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爲“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的關鍵之年,各地方“新春第一會”釋放的信號更加值得關注。
細看京津冀三地“新春第一會”提出的今年“任務清單”,高質量發展、“開門紅”、營商環境、科技創新、協同發展、聚焦民生等成爲三地“新春第一會”的主要議題,三地政府重點提及了相關內容並作出了部署。
確保一季度“開門紅”,全力推動全年經濟開好局、起好步
一季度是全年經濟的風向標,實現“開門紅”對於穩預期、提信心、增動能至關重要,也將推動全年經濟開好局、起好步。
在“新春第一會”上,北京市委書記強調,要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確保一季度“開門紅”,確保全年目標任務順利完成,確保“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要看到任務十分艱鉅繁重,必須只爭朝夕、真抓實幹,盯住每個季度,抓牢每個指標,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各項任務落實。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推動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用足用好“兩重”“兩新”等一攬子增量政策,充分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全方位擴大消費,加強文商旅體融合,創造多元化消費場景。積極發展服務性消費,增強城市煙火氣。着眼補短板、調結構、增後勁、惠民生、擴大有效投資,鼓勵和帶動民間資本參與科技創新等重大項目建設,各區要因地制宜拿出務實舉措。
天津市委書記指出,要只爭朝夕、奮發進取,紮實做好當前經濟工作、全力推動一季度“開門紅”。用足用好中央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切實增強政策的綜合效應、疊加效應、協同效應。服務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瞄準重點企業、重點行業,主動走訪、摸排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持續鞏固產業向好態勢,突出抓好重點產業鏈,加強分析研判、跟進推動。全方位擴大消費需求,穩住大宗消費,壯大新型消費,大力發展服務消費。千方百計抓好項目投資,加大項目謀劃儲備力度,推動落地項目快開工、開工項目快投產、投產項目快見效。
河北省委書記指出,現在已經進入2月份,各級各部門要堅持幹字當頭,強化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提振幹事創業的精氣神,增強搶抓政策機遇的敏銳性,加緊推進項目建設,精準發力提振消費,紮實做好春耕備播、安全穩定等工作,確保一季度“開門紅”。
科技創新成爲促進全年經濟發展的“金鑰匙”
實現一季度經濟“開門紅”乃至全年經濟實現高增速的核心,便是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深化改革和科技創新。
北京市委書記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集中攻克“卡脖子”技術。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切實把創新優勢轉化爲發展效能。大力建設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提升“三城一區”創新發展能級。持續加大戰略性產業支持力度,圍繞未來產業建立長期投入機制。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發展。
天津市委書記表示,要加強精準施策,強化抓增量思維,以產業煥新帶動科技創新支撐城市更新,以做優增量推動盤活存量有效提升質量,聚焦重點產業和關鍵核心技術加強自主創新,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加快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未來產業競爭力,在持續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中塑造新優勢。
河北省委書記指出,要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抓住用好雄安新區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推動產業集羣發展,做大做強各市主導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
不斷改善營商環境,充分調動企業發展積極性
除了科技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也是“新春第一會”的一個重點。持之以恆把營商環境營造好、維護好、發展好,將充分調動企業發展積極性,有力地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北京市委書記指出,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暢通市場大循環。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暢通資本、數據、技術等要素流動。深化營商環境改革,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不斷增強企業辦事便利度。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支持北交所發展壯大。堅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發揮“兩區”優勢,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辦好“四平臺”等標誌性活動。進一步便利出入境、出行、支付、通信等,建設宜業宜居宜遊的國際化城市環境。
河北省委書記強調,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各級各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持續改善營商環境,爲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提供有力保障。要進一步加強要素保障,着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切實緩解企業用人用工結構性矛盾,以創新的機制和辦法增強民間投資活力,充分調動企業發展積極性。
天津市委書記表示,要更加註重質效,集中抓好重點領域改革攻堅,推動通道型、平臺型、海洋型、制度型、都市型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縱深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形成互利共贏的發展新格局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涉及京津冀三地發展的一項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目前京津冀三地已經形成了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發展新格局。
北京市委書記指出,要縱深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首都都市圈。接續實施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全力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深入落實城市副中心控規和高質量發展意見。抓好首都都市圈規劃落實,深化三地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加強交通、生態、公共服務等領域共建共享。
天津市委書記強調,今年要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爲戰略牽引,把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放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全局中謀劃思考、找準抓手,立足“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加快推進區域一體化、京津同城化,唱好京津“雙城記”,在持續推動“十項行動”上取得新進展。
不斷優化公共服務,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堅持人民至上,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北京市委書記強調,要堅持人民城市爲人民,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優化公共服務供給,通過民生改善拓展內需增長新空間。積極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羣體就業,持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繼續深化三醫聯動改革。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提升生態環境品質,加強超大城市治理,系統謀劃、穩步推進城市更新,激發社會發展活力,完善羣衆參與治理的機制,弘揚崇德向善社會風氣。
天津市委書記指出,要着力辦好民生實事,實施好20項民心工程,持續做好供熱、交通安全、春季流感防治等工作,更好保障羣衆基本生活。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 編輯 陳莉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