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穗獎》動畫片《熱帶複眼》奪最大獎 「源少年」成員獲最佳演員
「AcQUA源少年」成員林毓家以《橋頂少年》獲得「最佳演員」。(金馬執委會提供)
「第45屆金穗獎頒獎典禮」今(13日)落幕,今年共有331部影片報名,62部入圍,競爭十分激烈,不分類別的「金穗大獎」由張徐展的動畫《熱帶複眼》榮獲,典禮邀來包括評審團主席王小棣導演、金馬影后謝盈萱、導演沈可尚、監製李耀華,以及金馬獎最佳男配角陳竹升與朱軒洋,金鐘得主莊凱勳和孫可芳、林哲熹、蔡嘉茵、百白等。曾參與選秀節目《原子少年》,如今是「AcQUA源少年」成員之一的林毓家,以《橋頂少年》獲得「最佳演員」。
不分類別的「金穗大獎」由動畫片《熱帶複眼》榮獲。(金馬執委會提供)
不分類別的「金穗大獎」由張徐展的動畫《熱帶複眼》榮獲。評審盛讚影片打造出一座令人神往如入異境的紙偶宇宙,開創出電影視覺藝術的新格局,這也是該片繼去年榮獲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後再奪大獎。負責音樂與音效的馮志銘與「落差草原WWWW樂團」也以充滿風格與精準的聲音設計獲個人獎。獲得金穗大獎的導演張徐展表示:「金穗獎讓短片劇組有單項獎項的肯定,對我來說這是很重要的事情。我們的聲音不只是音效,它可以是跟影像搭配的象徵;我們的美術不只是造型,更是時間與空間的創造,我們創造一種複眼式的影像語言來詮釋多重線性的敘事可能,是一部爲大銀幕而做的影像創作。希望大家能在戲院大銀幕觀賞這部作品,感受影片聲音、美術、和敘事上的各種細節。更感謝評審把金穗大獎頒給動畫作品,期待臺灣未來十年會有更多精彩的動畫誕生。」
江宗傑邀來潘麗麗、遊安順詮釋老夫老妻回憶與分離的《大日子》,以內斂的編導功力與極佳的演出贏得「最佳劇情片」,攝影師李政鋒精準捕捉落寞情感的功力,也獲得「最佳攝影」的肯定。張弘榤以拍攝鯨豚生態、極具關懷與警世的《鯨之聲》贏得「最佳紀錄片」。蔡旭晟兼具藝術與商業潛力的《魍神之夜》,完美結合臺灣民俗美學及成熟動畫技術而獲得「最佳動畫片」。林仕傑在贏得「最佳實驗片」的《土星頻道》把日常影像、城市景觀及聲音,轉化成趣味盎然饒富深意的都市交響曲。
學生組部分,謝麗伶執導的《當哨聲響起》以校園儀隊風波大膽質疑威權,獲得「最佳學生劇情片」。黃聖鈞、薛若儀細膩呈現大體修復師工作的《百夜縫生》贏得「最佳學生紀錄片」。洪楷勳以看似簡潔舒緩實則情感濃郁的公路電影《路上》贏得「最佳學生動畫片」。林芷暄運用色塊、線條與顏料展現遊子情懷的《回家路上》獲得「最佳學生實驗片」。
不分類別的「評審團特別獎」,由八部作品獲得。包括王彥蘋結合網球、惡夢與夏日的《是日大暑》,卓怡文拍攝自身懷孕過程的紀錄片《溫柔的誕生》,劉琬琳以獨特角度連結男人與自然的動畫《鷺鷥河》,樑廷毓以高度創意重詮史料的實驗片《食人之地》。還有四部優秀學生劇情片也獲得評審青睞,包括巧妙處理女性移工與母親角色的《瑪麗快跑》(林世菁)、細膩刻畫陸籍配偶處境的《演習》(王俊爲)、大膽且充滿個性的《山中怪人》(李金嶽)、以及生動傳達姊妹關係的《跳繩》(吳姿沄),他們從內容主題、演員表演到整體執行,都令評審印象深刻。
「第45屆金穗獎頒獎典禮」大合照。(金馬執委會提供)
本屆個人單項表現獎,除了獲得「最佳攝影」的《大日子》和「最佳音樂音效」的《熱帶複眼》,傅昆閔在《燒》、《野薊》兩部高難度作品的表現贏得「最佳製片」。以樸實的技巧在實驗片《27》重現政治犯童年的洪瑋伶和辛佩宜,贏得「最佳剪輯」。本屆「最佳編劇」由《有了?!》的潘客印與《送行》的顏皓軒共享,前者精準掌握喜趣與溫馨的戲劇節奏;後者成功利用情緒的「時間差」串起一個紮實的悲喜劇。《橋頂少年》的林毓家和《瑪麗快跑》的黃凱莉,也以亮眼的表現雙雙獲得「最佳演員」。
本屆金穗獎評審包括王小棣、陳竹升、陳序慶、張雅婷、許承傑、陳俊蓉、曾文珍、黃邦銓、謝文明。另外規劃的三個會外獎,「社羣名人推薦獎」由志祺七七、飽妮、垃圾文界的一位美少年推舉幽默狂想的《春水奇譚》。「影評人推薦獎」則由香功堂主、甜寒、地下電影、丹眼看電影、阿瑪珂德與童年放映室選出表現卓越的《熱帶複眼》。結合實體影展與線上影展觀衆共同選出的「觀衆票選獎」則由張不乙《橋頂少年》獲得。2023第45屆金穗獎得獎作品即日起至5月31日,可於線上影院另外購買得獎影片觀賞,更多活動詳情請上金穗官方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