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8個月 大陸A股退市企業數量已接近去年全年

圖爲1位四川成都股民在盯看股市行情。(圖/中新社)

近日「退市」成爲大陸市場熱議話題,據統計,今年前8個月,A股退市企業數量已接近去年全年。

除去主動退市,以及被合併吸收導致退市的企業外,截至4日,觀察者網根據東方財富數據初步統計,今年退市企業已達44家。而去年全年也才46家。並且,2020年和2021年退市企業均爲19家。

至於退市原因,今年44家退市企業中,有20家退市的原因爲「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1元(人民幣,下同)」。從數據來看,這20家交易類強制退市企業,在退市時股價最高的是海航投資,股價爲0.85元/股。最低的是粵泰股份,其股價爲0.37元/股。

此外,今年因「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告被出具否定意見或者無法表示意見」而退市的企業有11家,因「被*ST(存在退市風險的公司股票)後首個會計年度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而退市的企業有2家。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成爲「仙股」面臨退市風險外,交易類強制退市還有其他觸發項。比如,股東數量連續20個交易日(不含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之日起20個交易日)每日均低於2000人;連續20個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於3億元等均有退市風險。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呂隨啓表示,這些企業的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可能與企業盈利能力下降、資產負債表惡化有關。

呂隨啓指出,實行註冊制後,市場壓力和外部監督力度同時加大,保薦機構、其他中介機構、發行人、投資者相互制約強化,而謀求上市的公司良莠不齊,市場優勝劣汰成爲必然。這種情況是正常反應,以後可能成爲常態。